知识书研讨会现场

11月27日,龙源知识服务融合出版创新工程“知识书”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对具有创新意义的未来出版新形态的“知识书”意义、内容构架、编辑出版模式进行讨论。研讨会由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董事长、“知识书”创意人、总策划汤潮主持,中宣部巡视员,原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韬奋基金会会长原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主任,主持人李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总编辑刘凯、中国书籍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平、《出版参考》社长兼总编辑李建红、中央电视台导演,阅读推广专家陈小雨等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新闻出版集团董事长马国仓和原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因公务会议采用书面方式提交了意见文稿。

中宣部巡视员刘建生

刘建生局长在会上作了启动发言。他说,龙源把中国文化经典以融合出版形态创新推出,体现了传承经典文化的企业担当和创新精神。“知识书”的思路和创意很好。有几个特点,资料丰富,将经典著作相关的内容广集大成,整体的视野很宽,占位很高,有理论深度。中央最近关于推进出版改革发展的文件中,提到创造性继承、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知识书”很好地响应了这一点,符合中央对传承优秀文化的指导精神。“知识书”要体现“权威性”、“经典性”、“融合性”、“专业性”和“创新性“。不断探索数字化时代知识服务和未来出版的新形态。

知识书总策划汤潮博士

作为“知识书”形态的创意人和总策划,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董事长哲学博士汤潮对“知识书”的创意构思以及样书《道德经》的构架,特点等向专家们进行了介绍。

汤潮说,浩如烟海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和民族文化复兴的精神来源,不能成为束之高阁的库存,而要成为时代和人民融化吸收的知识工具。“知识书”希望通过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线上线下的融合,多媒体的融合以出版和发行的融合,接通历史和现场,让每一个人都能方便地传承和享受人类文明的精华和成果,提升知识素养,获得个性化、系统化的知识服务。

其核心诉求是传承经典和人类智慧精华,通过专家系统的整理和编选以及通过数字化的个性化服务,把通用知识精准地推送给用户,使每个人都能获得智慧发育,精神成长,参与社会的基础知识滋养。例如,作为中国文化经典代表的《道德经》,其中的思想和价值观,方法论值得每个人了解和掌握。但文言文的古籍未必人人可读懂。《道德经》知识书容纳了不同的版本,包括儿童和不同语种的人也以通过绘图版、外文版学习。每个人在人生不同的阶段都可以不断从中汲取营养。《道德经》知识书希望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藏书,让家庭成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从经典中汲取知识和精神的财富。

中国新闻出版集团董事长马国仓

马国仓董事长在书面意见中说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文化行业正大步踏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征程之际,举办这样一个具有融合成果的前瞻性研讨会,恰逢其时,意义重大。面对纷繁变化的世界, “情怀”越来越成为当下社会的稀缺品。我和汤潮博士认识多年,感觉他就是一个对文化行业倾注了情怀的企业家。“知识书”即是他最新的成果,也是情怀的再一次体现。他的这种文化情怀应当大力提倡,值得尊敬和称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从弘扬传统文化这个特别视角和重大意义上讲,“知识书”的推出正当其时,传统文化应该成为“知识书”最适宜体现的重要内容,是弘扬传播传统文化的新形式、新尝试,在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当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汤潮博士结合20年数字出版的思考和实践探索提出的这一“未来出版”新形态,其本质上是将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相融一体,既保留了传统纸版图书的优点,又全面发挥了数字化的技术特点。它们之间融为一体,互为支撑,从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便利化、精品化、集成化的知识阅读和服务,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以读者阅读为中心,读者想读什么就能读到什么。这样的出版形态探索可谓既契合党中央倡导的“加快媒体深度融合”战略,又契合了读者阅读的多元需求,是一个顺应时代要求和出版业发展趋势的“未来出版”新形态。

韬奋基金会会长聂震宁

聂震宁理事长说,接到这本书时感到很震撼。只有在我们这个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时代,网络化时代才能诞生这样的图书形态。中央要求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中华文化,这个创意和立足点很了不起。“知识书”的市场定位要明确,到底是给大众普及还是专家读者使用,还是馆藏。建议可以往家庭方向走,适合家庭书房。同一本书里可以有三个部分或层次,少儿部分,成人部分,专业部分。一家人从小孩到成才到工作到老都可以拿这本书来用,家里就永远收藏下去。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

郝振省会长说,以“知识书”形态编创的《道德经》利用龙源深厚的内容资源和原创知识编辑平台,集大成地形成了《道德经》的百科全书内容,用融合出版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分类式阅读,比较式阅读,深入式阅读的方式,形成了初步成果内容海量,结构基本清晰,知识呈现由于技术融入比较便捷,具有一定的知识阅读引领作用。

原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

黄书元社长在书面发言中说:接到“知识书”《道德经》样书,让我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一本从未见过的好书!把二维码植入一本书中增加图书的内涵和外延已不足为奇。但我还从没见过把这么多种文章、图书以及音、视频融为一体的图书,严格说这已经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图书集群或者说是一个小型图书馆。我曾见过一套有关《道德经》及研究著作的“集成大全”,那么一大箱子书一个人真是搬不走,但这一本书内容量可能是那套书的几倍。它不仅轻便,最关键的是各种内容可以随手点来,节省精力,真是一本在手,天下资料尽在眼前。即使一般读者,也可以从中轻易找到自己想读的版本。如果100本经典著作都这么做,那就是100个小型数据库,合在一起那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出版后受益的读者人群也必将是巨大的。出版业正走在传统出版与数字化融合的道路上,究竟如何融合,各家都在探索中,这套“知识书”的问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为未来出版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后面要走的路。我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创新,为我们出版业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它的启示作用是无限的。可以说,这本书的研发成功,为出版业闯出了一条新路。仅就这一点而言,这本书的问世意义非常重大。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

徐升国所长说,知识书实际上是在探索一种深度的融合出版和知识服务,是新时代的出版工程,出版形态,出版模式的一种创新。现在出版面临着从阅读到出版的反向变革。以前是以书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B2C的模式,现在变成了以读者为中心,以阅读为中心的C2B模式,知识和书是为读者服务的。这本书是从阅读到出版的一个知识重组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基于这样子的一种阅读方式。现在出版用数字化时代经常都用知识服务,就是知识再也不是核心了,服务是更核心。这本书背后是一个强大的一种知识引擎的支撑架,是知识的组织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一种新的形态。书的导读其实就是由浅入深引导你进入到这个道德经和传统文化的这个殿堂,一个阅读入口。动线来读这本道德经,纸质部分的导航的是属于一种人性化设计,适合引导阅读。是出版形态的独创性成果。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总编辑刘凯

刘凯总编辑说,钦佩龙源这个担当的精神和意识。这套书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是非常高。这种图书形态恰逢其时,很有意义。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出版很重视。总局和北京市都在倡导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出版和传播方式。市委宣传部也在规划做一套中华优秀出版物的大众读本普及读本。“知识书”可以定位成带有首创精神的开山之作,可以请权威的编委会,做成首屈一指的权威之作。读者大概分三个层次:一是入门级,二是进阶级,三是专业研究级。这套书作为面向必读的系列,如果做成一个大而全的,可以在这个书的编排中重新划定一个思路,分三个层次:入门篇、进阶篇、专业篇。不管一个人处于哪个阶段,永远有用。不断的把资源导入,更新版本,扫码后,附加新的研究成果自动生成新的资料库,不断的完善。

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主任,主持人李潘

作为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主持人、全民阅读4.23阅读大会的总导演,“中国好书”年度评选的组织者,李潘导演说,“知识书”对全民阅读具有巨大的意义。如果汇集国内外中国传媒文化的顶级专家,把100经典都做出来,既有最权威的导读,又有海量丰富的个性化选择和趣味性、可读性。将为所有的家庭提供一个精致全面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建议数字化的个性化推送和更新可以学习特斯拉以客户为中心的知识更新服务的模式,成为一个“文化特斯拉”、“出版特斯拉”。

中国书籍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平

中国文化研究专家王平社长说,“知识书”很了不起。构想宏大,具有知识引领作用。投入和工作量巨大,真的是需要情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怀。“知识书”样书《道德经》内容海量多样,且赋予一种体系便于检索,便于使用,就是一个小型图书馆。“知识书”的结构和思路很清晰,意识、理念还是很有前瞻性,呈现简洁明朗,技术衔接流畅如果做的权威,又有如此的海量内容,市场也会很好。

资深图书策划专家吴晓梅在书面发言中提出:《道德经》是“融合出版创新工程”栽下的第一棵 “知识树”——我从这本看到了它的根(根植于数千年文化土壤中),看到了它的干(经典的文本),看到了它的枝繁叶茂和丰硕的果实(由经典生发的各门类的研究历史以及成果)……可以想象,当一百本影响人类历史的中外经典,都得到这样呈现的时候,那是怎样的一片森林!不论传统的纸质出版还是新媒体数字出版,其开创意义无须赘言。《道德经》第一版就有1000多篇文章,300多万字,显然纸质印刷很难做到,也没必要做。我觉得,满足检索需要应该是其重要功能——不论做研究,还是日常学习,就能通过印刷本的引导,在数字平台上实现。

总裁读书会推广专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陈小雨

陈小雨也从大众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引导方面指出:“知识书”立意很高,又非常贴近百姓。没有这些文化指引和引领,读者很容易走弯路。读者的需求和用户的体验是第一位的。“知识书”面对不同层级和不同阶段的需求,是未来家庭必备藏书的很好形式。

《出版参考》社长兼总编辑李建红

李建红博士说,这个书设计设想非常好,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图书,做结合龙源的资源库的内容资源,做出融合出版的这样的一个项目非常好。

研讨会上专家们还提出了以下主要问题和建议:

内容方面:专家导读、版本排列要有权威性,内容和类别还要补充,例如港台、国外的研究成果,音乐、图片、校注等;

结构方面:文本应该在专家导读之前,在书尾应增加“索引”部分;链接直达资源库,形成链接和网状的生态圈;呈现形式方面:更加多样化一些,增加新的技术形态,AR,VR等。在排版印刷等方面更加专业,彰显特色;“知识书“名称略显平淡,可以考虑更有冲击力和新意的名称,比如“智慧书”或“智汇书”等。

专家充分肯定龙源在融合出版传承经典方面的成功尝试,建议在样书结构上进一步增强权威性,专业性,联合相关出版社协作,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对选题、标准等把好关。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