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日,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图书发行业致敬盛典”圆满召开。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总署署长、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老署长发表了主旨演讲,对出版发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模式”“新业态”的观点。大会对40年来出版行业杰出人物和单位予以了授牌致敬,其中既包括全国的国企出版发行集团、优秀的民营书业代表,也包括数字出版发行界的代表。可以说是对40年的大盘点,对未来发展的新启动。出版发行行业进入了新时代,在全民阅读这一国家战略的大力倡导与推进下,需要厘清和探索未来出版发行的“新内涵”和 “新模式”。本文把这个命题归纳为:“读什么”和“怎样读”以及相配套的生态体系。
01辨析新时代的主体价值观
——————
      所谓新时代主要是大背景决定的。无论是国际的大背景还是政治大背景,当然其内涵是经济大背景,科技大背景和社会大背景。国际大背景就是以中美关系为主体的世界格局变化。双方此消彼长的态势和“美国优先”VS“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将决定未来的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走向。中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决定了要求主流文化的回归,包括主流出版、主流媒体、主流服务等。过去20年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文化领域的最大变化就是互联网的出现。互联网发展的正面意义自不待言,但负面的后果可以说将主流文化基本边缘化了。特别是从2005–2015年,10年间对主流出版、主流媒体(报纸、电视台、广播等)形成了巨大冲击。以龙源期刊网合作的4800种人文大众类期刊为例,大约已经有数百种停刊或休刊了。作为主流媒体的报纸的发行量急剧下降,电视台和广播的用户也大部分流失。近10年来出版阅读的主要变化是互联网带来的网络原创文学和自媒体的野蛮生长。根据统计,网络原创文学的阅读量基本占到网络阅读的70%以上。的确,网络原创也出现了很多精品,有些还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网络原创文学释放了作者的体制性束缚和想象力,让无数有才华的作者不受人为的压制判断,完全靠市场化读者的评判脱颖而出。很多优秀的自媒体内容新颖,趣味浓厚,写作手法和方式更加贴近网民的口味。但是坦率的说,网络原创文学的大部分作品还是在灰色地带,充斥着色情和暴力的元素,众多自媒体内容失去了底线。很多读者经常问:这些内容难道要成为阅读的主流吗?难道它们是青少年的主要知识构成吗?这难道也是全民阅读的初衷吗?显然不是。虽然这些革命性的变化是由于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引起的,但我们缺失的是从观念上,体制上,制度上应对和适应这些变化的办法。网络和技术是手段和方式的改变,并不是目的的改变。所以网络不能是法外之地。所谓 “主流”的真正含义不在于市场占有率,而是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社会健康发展的主体价值观。
02知识阅读是新时代全民阅读的主体内容
——————
      所谓的主流出版、知识阅读就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从而使我们的世界更美好,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出版在中国作为特许经营就是在把握这些主流价值观。虽然一些出版机构也受到历史局限和认识的局限出版了许多劣品次品,甚至错过了无数精品,但主流出版的流程从选题的把关、编辑审校以及印制发行都是非常认真严肃的。日益深入人心的“全民阅读”是国家倡导的文化政策和价值导向。但大家对全民阅读度的理解却不尽一致。很多人认为全民阅读就是尽可能地多读书,比较中国和以色列、日本平均每人的读书量,似乎只要能够提升人均读书量就是全民阅读。但全民阅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国民的文化素质以及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让阅读丰富全民的心灵和生活,达成主流价值观的共同语境。       
        所以,当下推广“全民阅读”国家战略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读什么”的问题?人类5000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内容浩若烟海,仅出版的图书就达数千万种。而我们每个人的阅读量却非常有限。据测算,一个普通热爱读书的人一生读的书只不过2000多种。大部分人不到1000种。那么,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选择才是最有价值的? 一个人的阅读内容构成大概可分为三类,一类为了职业或工作,一类是为了自身素质的提高,还有一类是为了兴趣或休闲娱乐。对这三类内容的构成设计可能就是全民阅读需要解决的知识结构。每个人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基本上获得的是最基础的识字和通识教育,解决的是基本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从高中开始,大学、研究生,包括培训进修解决的是为了职业和工作的知识技能。但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无论是文史哲、科学、法律地理还是文明礼仪、健康生活知识都需要在业余的时间获得和积累。一个中国人如果一生中没有读过《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他就错过了曹雪芹的语言艺术以及对人生情感的深刻体悟;错过了吴承恩富有想象力的神话世界;以及错过了施耐庵笔下108将的生动形象和忠义故事;一个中国人如果一生没有读过《论语》《道德经》《阿Q正传》《实践论》,他就缺乏中国人的的基本人生观、世界观和认识论。他就未能加入中国人的集体意识和语境。一个人一生如果没有读过《莎士比亚》、《希腊神话》,他就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基本精神;一个人如果一生不了解什么是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和科学知识,不知道人类的简史,他就错过了人类智慧和文明积累传承下来的核心精华,在某种意义上他对自己在人类天地时空中的坐标就是就是混沌的,可以说枉过了一生。
03知识服务是新时代全民阅读的主要形式
——————
      作为政府主导的“全民阅读”除了“读什么”之外,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还有“怎么读”的问题。这里所说的怎么读主要是指如何有效地推进全民阅读的手段和方法问题。柳斌杰主任在讲话中就提出了知识服务的思想。他说:出版不再是生产和销售书报刊的产品,未来的出版发行将形成以知识服务为特征的新业态。那么,怎么来理解知识服务呢?我认为可以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       
         广义上讲知识服务就是一种基于供给侧理论的认识观念和组织方式,核心目的就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基于知识内容的解决方案和服务;狭义上讲,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和信息内容,搭建知识网络,为用户提出的问题提供知识内容或解决方案的信息服务过程。也就是先把知识碎片化,然后再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智能化以及体系化的服务。这个服务的特征是动态的,也就是会根据用户的个性化情况,包括文化程度、工作需求、学习需求来随时变化。比如,一个职工或农民,一个儿童或老人,他们对知识和学习需求既有共性的又有个性的。个性的差异不仅仅是内容的类别,还有难易程度和表现形式。同样是讲国学,面对教育程度和不同年龄阶层可以是图书、文章或是动漫或语音。如何在有限的容量内把最精华,最有用,最适当的内容按照不同的时间节奏和次序推送给每一个不同的人就是全民阅读知识服务的理想形式。对于个性化内容的选择主要通过两个纬度进行:专家推荐和个人定制。         
         知识阅读或学习是一项高级复杂的智慧活动。每个人一生都需要导师的指引,才能使我们不断成长。所以学习不能完全依赖与自身的需要。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我们自己需要什么。未来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为我们逐步解决这个问题,成为知识服务的重要工具。机器将跟我的我们每个人的综合情况,包括年龄、职业、教育程度以及阅读选择和行为数据,按照知识服务的专家体系向我们推荐。这个知识体系应该在国家层面推动,以价值观为导向,设计出科学专业的配方,把适合全民的内容从海洋版的内容库中帮我们重新组织其他,由浅入深,步步深入。这个系统将是动态的,它将伴随我们,不断地认识我们,按照我们的知识结构和图谱源源不断地推送给我们。知识服务还要解决具体的形式和模式。首先是阅读载体和方式的问题。目前人们仍然对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有不同看法。很多人认为全民阅读的主体还应该是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内容不可靠而且会损害视力和健康,纸质出版物才代表了阅读质量或知识阅读。其实目前所有的正规出版物都在数字化,反而泥沙俱下的网络出版会得到规范和清理;随着数字技术的完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无论是硬件或软件都会为阅读带来更多的方便和体验。同时,毫无疑问,纸质图书永远会有其独特价值,和数字化方式并存。       
        其次是知识内容的结构。全民阅读要解决的是素质阅读和兴趣阅读,同时提供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问题。应该按照学习、生活、工作来划分。假如一个人读1000本书,可能600本都和素质阅读有关,剩下的400本是工作阅读和兴趣阅读或休闲阅读,网络原创文学只是兴趣阅读或休闲阅读的一部分。        第三是按照用户的结构提供服务。“全民”的概念是由各个不同的“分众”群体组成的。可以按职业群体,社区群体,文化群体来划分。比如学生、教师、农民、医生、工程师、军人党政干部;比如城市社区、乡村社区、企业机关社区;比如老人、妇女、儿童等。不同的群体既有通用的内容,又有个性化的配置。这些年来已经推动的“职工书屋”“农家书屋”“连队书屋”都是这样的分众服务尝试。很多主管部门和内容出版单位推出的“推荐书目”“推荐期刊”“推荐作家”“主题知识库”“学科知识库”“职业知识库”等也是这样的努力。但是从整体看,目前国家级的顶层设计还不够,还缺乏站在更高的角度和视野做出科学的整体规划。
04数字化将构建新时代全民阅读新生态
——————
       习近平主席最近把数字中国的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出版业和发行业的数字化将是数字中国的组成部分。数字化的含义包括网络化的内容和服务、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和体系。         新时代的全民阅读生态系统需要数字化平台作为支撑。以知识为特征的全民阅读服务将通过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才能实现。将通过对用户的行为数据分析为所有的读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不断优化和提升学习水平。区块链技术不但通过分布式存储和加密技术对知识内容版权提供确权、追踪的保护,而且它与生俱来的“激励机制”有可能实现知识的证券化,不但激励知识的创造者,和也会激励知识的使用者。通过知识区块链的新模式,不但会盘活巨量的知识资产和价值,为知识内容的创造生产者带来财富,也会为全产业链的各个缓解带来价值,尤其会对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激励。         
         新时代的数字化生态系统是以手机终端为入口和连接器的。智能手机还未普及之前,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是通过PC终端。2013年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完善和普及,包括4G以及WIFI无线网络的出现,使手机终端的阅读日益成为人们最便利、最便宜、最有效的阅读方式。互联网时代PC终端的特点是门户入口,所有的用户通过一个入口网站找到自己的东西。而手机终端是一人一机,几乎不会共用,所以具有高度的个性化。手机终端已经成为几乎成为我们身体的延续器官和生命的一部分,带给我们的便利无处不在,可以使我们无时不刻地阅读:在公交车、地铁、洗手间、床头、咖啡店等所有的生活场景,把无数碎片化的时间组织起来。手机终端的普及也使得人类第一次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这是真正的“全民阅读”可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我们要做的是实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使每个人实现系统化的知识。手机终端将整个知识服务生态体系连接起来。以“源”的整合为基础,以“流”的服务为形式提供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所有的内容服务,无论是出版的图书、期刊、报纸、知识库新媒体服务,还是专家学者,音频视频都以“源”的方式存在,而所有的阅读服务将以“智能流”的形式通过智能推荐、个人定制、专家导读的方式,象无尽甘美的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通过网络化向每个人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终身知识服务。
         数字化是一个可囊括线上线下、实体与网络服务的体系。互联网的网络化服务和数字化的服务在大众的认同中几乎是同一个意思。网络化强调的是信号和终端之间的联网,数字化强调的是内容和服务的数字化处理和运营方式,具有更广泛的内涵。比如说,网络化主要指内容在互联网上的网页形式的展现传播,也可能是PDF的图像形式,数字化就是将内容以文本格式为特征的数字化处理,并且应用数字化的编辑流程和制作流程,以及数字化的发行和配送,数字化包容更广,可以包括线上和线下。比如一本书可以是数字化的电子版也可以是纸质版,但它们都可以按照数字化的方式购买和服务。数字化平台不但可以将万物互联,还可以将所有的服务和用户所有的需求和服务集合起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一本书从选题、创作到编辑出版都将根据用户的需求来生产。所以,全民阅读的主要方式必将是以手机终端为主要载体,以PC终端、大屏终端和内容、数据、用户、互动为基础的综合平台。实现分众化,个性化、智能化阅读。
        新时代全民阅读必将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从出版内容、发行方式、服务手段、文化设施以及政府的政策法规及激励。《全民阅读条例》正在立法过程中并公开征求意见,我们建议全国人大在立法时明确提出全民阅读的“指数”和标准。比如从阅读内容的比例、阅读方式、文化设施、激励办法等做出顶层设计。比如:知识阅读的比例,分众阅读和知识服务的措施、实体书店、数字阅览室的配置标准,以及鼓励国营民营书业、发行业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和服务的鼓励办法等。以体系化生态化的方式,而不是碎片化平面化的方式营造出一个充满书香感和现代感的社会。

·  END  ·

文丨汤潮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