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28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郝振省院长分论坛发言)

不是有一句话说吗,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咱们要更好。我把我的感想与龙源的同志共享,来和业界的朋友来分享。因为我们出版杂志,所以请我们龙源的掌门人、龙源的总裁汤潮总裁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正反和》。从传统出版到互动阅读,汤总说我们不要你们给我讲,我自己写。我自己看到文章的时候,因为我跟大家讲我也是一个出版人,我们出版参考杂志的每一次大样我都得认真的看模板,不是说我自己不愿意相信我的同事而是责任使然,唯恐我们的杂志出了问题,不敢出问题。大家都是同行,包括你这个中药的杂志,干了一千件好事,就有一件干错,前面的一千件就没有,有的时候还有负能量。那次我看到汤潮总裁他的文章,我说得好好一看,他说从传统阅读到移动阅读。我一看,我说你把这篇文章你给我复印一下,可以说现在这篇文章还在我的活页架里面。因为刚才讲到每次我和汤总在一起探讨问题,你想想15年,他在加拿大、在各地的投资回来刚开始的时候,他是非常艰难的。他能锲而不舍、能够坚守数字出版的市场,我认为得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这个毅力来自何方呢?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对事物发展的前途的展望。毛主席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时高级干部的叛乱很成风。但是那个时候,我们早期共产党员就是坚持的,尤其是你们想过没有?最初共产党员就是办刊物出的,就是文艺工作者。所以我和我们的同志说,从共产党就是办报开始的。我说就是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当家人,他应该是你应该坚韧不拔的做派,有弃而不舍的坚持。这种坚持很困难,我们也没听他高谈弘论,他已经看到我们数字出版的明天和未来作用生产力最先进的表现。

第二个就是光坚定是不行的,要坚守这个阵地。你一会儿去找内容,一会儿去找投放,那是不可以的。

另外,在龙源网的经营方向上,他坚持了专注、他坚持了有限的目标追求,我们知道大哲学家马克思的老祖宗黑格尔有一句话,如果没有现实,那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他们一开始就限定了我们龙源干什么:就干综合性文化期刊的网站、品牌。所以他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向着这个方向,没有动摇过。

所以,他和他的团队终于历经磨难,那个时候长期地推辞他,那时候我们还希望汤总来赞助。所以,到现在为止,不管是中央也好,还是业界也好,一谈龙源他的精英的品牌的所在、他的经营的核心的奥妙所在,就是这样的。

我没有搞学术,也没有搞娱乐,我就搞文化。你想一下文化产业我们说是19世纪的或者是20世纪上半叶战争的角度,下半叶是经济和文化的角度,所以说他是这样得很好的。

所以时间的关系,大家让我总结的。所以我最后想讲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叫做融合的问题,或者说是结合问题。我们跟大家讲,结合这个问题是一个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法宝。我给别人讲课,我有时候讲就是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起家的,他的早期领导人办报刊的,而且中国共产党的办法、他的执政的模式就是结合。你看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的历史现象讲,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结合,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体制结合,所以我们说结合今天我们干脆叫融合。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多听我讲的融合有三种。

第一,就是在社会化大分工的理论的指导下,你这个融合是必然的。社会化大分工是什么要求呢?就是为了追求生产力的高度的发展,他必须要不断的分化更细的领域,但是分得越细,生产力发展的越快,但是你跟别人和社会其他各个方面的依赖就越增强。所以我说从理论上讲,分工理论要求你必融合

从时间讲,龙源就是一个融合的产物。如果我们的内容资源老是在原来的空间,能进到北美?能进到市场?能不能到南非进到市场?所以我们说龙源本身就是融合的产品。

还有一条在现在市场,你想赢得市场,就必须共赢,你要共赢就必须融合。你不融合就不是共赢,你不共赢你就是自己不想赢。龙源始终是联合好多的单位。所以我对龙源的期待是有三点:

第一条就是要坚持传统和数字结合的基本的要求与立场;

第二条就是作为内容方、内容资源生产者怎么能够更好的走集约化和规模化的道路,尽管龙源和资源结合有很多的规模,应该很有空间。

另外,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恐怕我们期待着我们的龙源,实际上他现在的新产品就是和我们业界技术方面不同的环节已经形成一个长长的链条,而且我们历次五届博览会的主题就是科技与出版的融合,创新与转型的结合。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祝福和祝愿龙源的深度融合和业界的融合、和技术的融合,横向和纵向的融合来争取更多的市场,一定要做中国的大的平台,也要作一个国际的文化的超级的一个平台。这就是我和我的同事们对龙源的一个期待,相信他一定会给我们创造更好的业绩。谢谢大家。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