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国:龙源联通联手打造移动阅读新平台——联通沃阅读运营中心周艳国总经理“沃与期刊数字化发展分论坛”演讲

尊敬的汤潮先生,尊敬的各位出版界、期刊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中国联通沃阅读运营中心的周燕国。我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沃阅读方面的一些有关的情况,以及沃阅读跟龙源合作的一些情况。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联通沃阅读运营中心向各位出版界的朋友致以敬意。你们所做的工作是文明传承的工作,是先进的工作,是特别值得尊重的,是一种在朝阳产业里面的一个工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下面,向我为大家介绍中国联通。中国联通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了2.4亿用户,其中拥有7636万的3G用户,这是2012年12月31的数字。这个数字表明在中国联通的用户结构里面,3G用户已经接近了30%。实际上,中国联通3G用户是以每个月100万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到了今年年底,我们的数字应该是会达到1个亿以上。中国联通的3G用户总数已经占到了中国各大运营商3G用户总数的40%以上,特别是在新增的3G用户里面,中国联通的用户已经占到了50%以上,这一点我们非常的自豪。这是因为中国联通手里有非常好的一副牌,我们运营的是全世最好的WCDMA的牌照,在这一点让联通受益匪浅。联通新增的用户、新增的利率,乃至新增的收入一大部分是来自3G网路。通过3G网络,联通的用户在不断地高端化。因为3G、因为移动互联网让用户非常快捷、非常方便地跟杂志、跟刊物、跟阅读联上了姻缘。

图片26

(联通沃阅读运营中心周艳国总经理在论坛现场发言)

联通沃阅读的定位,是为用户提供最佳企业的多媒体的数字阅读服务。联通自2009年创立沃阅读这个业务以来,一直勤勤恳恳地在数字阅读的领域里面辛勤的工作。我们的职责不是跟大家抢饭碗,联通从不生产这种产品,我们所有的内容都是来自在座各位的同仁和朋友,我们的作用是将各位的劳动成果、将各位的智慧成果传递给广大的老百姓和广大联通用户。

沃阅读口号是开启快乐心境。通过WCDMA是世界最好的3G网络,也是最快、最流畅的3G企业,我们把各位的劳动成果非常顺畅的、非常好的传递给用户,让用户能够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分享我们最好的、也是最先进的人类文明的成果。

沃阅读发展非常的迅速。从2011到2012年,我们财贸收入2.36亿,实际上一、二季度就已经达到了13.6亿元。到今年年底,据我保守估计能够至少是10亿元。我们这个业务创立到现在仅仅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相比起来的话,这个数字增长是非常惊人的。从数字的用户数来看,我们已经到了6757万,增长也是很快的。

我们的目标是做最有影响力的多媒体数字阅读平台。我们的合作伙伴涵盖了中文出版界的最有影响力的网站、杂志出版社,以及所有的原创文学,这些跟出版业有关系的所有的驰名的合作伙伴,都是加入到沃阅读的运营。其中,特别是提出来是龙源期刊网,已经成为中国联通唯一的期刊运营合作伙伴。

选择龙源杂志作为中国联通沃阅读的唯一的期刊运营合办伙伴。作为这个选择,我是基于三个理由。

首先第一点,龙源的老板汤潮先生,是我敬重的老一辈的学者和企业家。刚才我们才知道,他是1978年中国公派出国的第一批留学生。跟汤总在沟通和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汤总学识渊博,为人儒雅,而且在西方多年,吸收了西方的文明,而且具有非常深的中学渊源,同时对西方的文化也是有非常透彻的了解,把龙源这个杂志经营的这么好,这一点让我深为敬重。这是第一点,是因为汤先生的为人。

第二点,龙源高度的重视版权,版权在出版界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大家也知道,在业内有一些盗贼,通过各种各样的合法擦边球,或者干脆就是明抢暗盗的方式将诸位的劳动成果窃为己有,用于他们的商业目的。这一点和中国联通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理念是格格不入的。龙源就是高度重视这个版权的理念,跟联通的利益的非常的切合。

第三点,龙源杂志在出版界与中国的联通经营理念是非常的切合的。他的龙头地位、他的龙源杂志的经营方式以及内容是我们需非常需要的,也就是说龙源和中国联通联手是强强联手的模式。

龙源是中国联通唯一的期刊运营合作伙伴,这一点我相信是我们做出的非常正确的选择。正如中国移动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所接触的中国联通是一个非常开放的、高度开放的一个公司。中国联通愿意与所有出版方和合办伙伴、和所有的朋友一道推进数字化出版的建设。我的介绍到这儿为止,谢谢大家。

汤潮:移动互联网,知识应用的盛宴——数博会主论坛发言

图片25

我讲这个题目主要是基于我近两年来的思考,因为三年前当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在想,移动互联网到底是互联网的延伸还是对互联网的反动,它与传统出版有什么样的关系?经过不断地研究思考实践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移动互联网是传统出版和互联网二者之间的融合,它既不是对传统出版的否定和反动,也不是互联网的延伸。我引入哲学“正反合”这么一个认识论:“正”是传统出版,表现在它的确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具有权威性、精耕细作的传统产业,这个产业使我们的产品非常精致,非常地具有权威性。而互联网跟传统出版关系是正好相反的,首先是它的草根性、它的海量,其次是它的平台性(以平台作为承载内容)是有局限性的,另外互联网给我们一个使用的局限性,因为我们不是24小时都在网上。互联网带给传统出版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其免费的基本特征。尽管我们出现了电商,但是在整个互联网过去15年的过程中,对内容来讲互联网基本是免费的,即使现在互联网电商也是很难卖出钱来的。这是什么原因?我觉得并不是因为环境还没有成熟。15年前当我们的网民还只有十几万的时候我觉得可能是市场还不够大;8年前互联网还不能卖内容的时候,我们觉得可能是支付手段有问题;但现在我们的内容仍然不能卖出价钱,这说明互联网是有问题的。

移动互联网它其实不是互联网的延伸,我们甚至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是第三次革命。这个革命也不是把前面的东西都革命掉,它是融合了前二者的精华和优势,所以我们用了这个合的概念是比较恰当的。我们知道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基本特征是个性化,手机跟着我随时随地为我个人服务。碎片化的时间和内容可以随时随地地使用,我们几乎是每天24小时手机不离身,而且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有一点点闲暇时间,都会习惯地拿起手机来看内容。由于这种特征是随时随地按照我们的需求来找内容,所以移动互联网为它来付费我觉得这个可能性就大大地提高了。移动互联网特别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一开始的时候有付费的网,从当初手机发一条短信开始,一直以来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但我今天要讲的重点是知识的应用,这个词是我提出来的新词,去年的时候我们讲的还是知识服务。什么是知识应用呢?知识应用是相对于现在所用的APP来说的。当我们的手机上网无论是到苹果的AppStore还是安卓的,我们一开始用的是工具性的应用,比如说地图导航、天气预报、计算器、手电筒等,还有很多的应用搬到了移动互联网,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这是我们对APP最先的了解。但APP在我们的知识时代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这就是我们讲到的知识应用,知识APP的概念。

知识APP有三个基本的特征,第一是按需定制的个性化内容。和互联网相比及传统出版相比,因为手机是为个人的,它的内容选取完全是个人的选择。比如说AppStore有很多的应用,我们手机上用的一定是基于个人的选择,所以首先是非常个性化的应用。第二是综合优良的精致化的内容。我们希望可以看到的是精致的而且是综合的。所谓的综合性是说不但是文字,有可能是视频音频,有可能是期刊杂志等等。但知识应用最核心的特点是不断生长的有机性的内容。当一个知识应用做出来以后,它不是静态的,应该是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有机性地生长。所以我觉得知识应用相对于工具应用,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为我们宝贵的文化传统、文化资产、文化软实力进行盘点放大并赋予新生命的时代。

但在移动互联网中,知识应用目前还在普及的阶段。目前我们的知识应用比如说把杂志换成了电子版或者是多媒体放上去,这些内容可以说是知识应用,但确是初级的,因为可以把传统的内容照搬到手机上,当然这里面可能已经有了一些进步。比如说我们看什么书,把这个书下载下来放在我们手机的桌面上来看。但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什么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不可能一本一本地看书和杂志。在传统时代当书和知识产品不能很好地流通时,每个人都不可能拥有所有的书,没有办法只能拿到一本书看几天,拿到一本杂志看一段时间,这是历史的局限,是科技的局限。但是互联网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机遇,它让我们的梦想成为可能,就是提供个性化的内容。

所以我的观点是知识应用的未来形态将是个性化的知识流的应用,这个流是两个概念,第一个流是指从庞大的知识库和互联网的知识或者是信息云中来吸取,像一个酿酒的过程一样把这些营养和需要的东西酿造出来,流起来。第二个流指的是源源不断,指的是有机性的生长。这种个性化的知识流的生产,我觉得需要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需要技术的手段,无论是我们的语义信息技术,还是用户行为跟踪技术,还是数据的标签技术等等,但另一方面仍然需要我们的主观干预和编辑的思想,这是传统出版的竞争力。个性化如果是按照用户的行为百分之百地产生内容的话,它的内容水平是不高的。很难想象一个中学生的阅读行为会超越一个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但是你没有这个引导就永远只读到他水平阶段的产品。所以我们讲到的知识服务不同于信息服务,爱因斯坦说信息不是知识,知识是什么?是可以用来丰富我们思想、丰富我们的精神,让我们变得更美好、更智慧的东西。信息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消息,知识是跟我们人类的发展,跟整个社会的素质相关,对人类整体水平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的知识必须引导向上,它不应该是非常实用化的很庸俗的支持服务。

知识应用这个盛宴谁是厨师?在我看来,我们传统的出版社、传统的杂志社就是盛宴的大厨,是盛宴最好的厨师,因为他们懂得知识制作的过程,他们有这样的训练、机制、流程。也可以是一个工作室,甚至可以是一个作者,甚至可以是一个人,他对某一个方面感兴趣,就可以制作这样的知识应用,就可以把知识应用做到最好。我仍然用饮食文化的例子,我们的传统出版社做精致的、原料丰富的、非常复杂的大菜,但我们的家庭主妇也可以做出麻婆豆腐等种种的菜肴来,关键就是看有没有这样的经验,这样互联网的精神是可以体现的。我们的知识应用可以是很多层面的,可以是很多层次的,它是从大部分的知识应用面对一个行业,面对一个市场;它又可以是非常精细化的具体的应用。

未来大家理解知识应用的概念,我想举几个小例子。比如《读者》杂志,这是一个文摘类的杂志,它其实是非常像一个所说的知识应用产品,它从所有的内容无论是期刊杂志还是图书中精选出精华,满足大众的共同需求。但《读者》在数字化时代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在数字化的方式上有更多的内容来源,更快捷的感应方式甚至是更个性化的服务。我觉得读者应为每个中国人编一本,因为里面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另外,我们海外有一个知识应用是人民币汇率,在我们看来是一个专题,实际上它是一个知识应用。我们就把3000多种杂志、500多本书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最核心的、最精华的部分汇集在一起,而且我们还翻译了英文的摘要,最重要的是期刊不是死的而是每天都在变化的,而且会根据用户的选择,加大某方面的推送和加大这方面的指令。所以知识应用是一个非常个体化和多样性的使用习惯。

在我看来,传统出版是一个知识库,五千年来积累的丰富的出版物和文化知识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而互联网在过去四多年来形成了一个内容的云,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原来的知识库中的版权问题聚合起来,解决掉,要把内容的数据加工和挖掘以及技术解决掉。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大厨也来操作,小厨也来操作,真正地把知识应用做起来。

龙源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做的,目前是比较粗放型的知识应用,我们想逐步地来做更深入的知识应用,做这些知识应用我们需要跟传统出版社和期刊杂志社的合作,甚至需要跟作者的合作,跟每个人的合作。

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期刊数字化发展分论坛暨联通手机阅读基地杂志频道发布仪式

2013年7月9日下午,龙源与中国联通携手集结150余家刊社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主办了“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期刊数字化发展分论坛,到场的嘉宾在龙源分论坛中围绕“科技融合出版,技术提升业态”的总主题做了相关演讲,此次演讲的嘉宾包括新闻出版研究院郝振省院长、龙源数字传媒汤潮总裁、中国联通阅读运营中心总经理周艳国等。与此同时,有百余家知名刊社到场,其中包括《读者》、《当代》、《财经国家周刊》及《都市丽人》、《壹读》等,嘉宾演讲结束后,在现场嘉宾的见证下,龙源数字传媒集团领导、联通沃阅读基地周总及刊社代表共同开启了由龙源及联通合作运营的新产品——联通手机阅读基地杂志频道。

随后,三方就此次合作与数次出版领域的相关问题举行了对话沙龙活动,活动中,与会来宾在肯定合作优势的同时也对下一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与此同时,就传统出版及数字出版领域的相关问题各抒己见。论坛现场气氛活跃,在座的刊社代表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踊跃的现场提问,通过提问,刊社寻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态度可见一斑。作为传统媒体,刊社一方面需要了解数字出版领域的新技术、新趋势,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方向调整思路,以便积极顺应愈加迅猛的移动阅读趋势,对于刊社来说,数字出版及传播领域专家以及运营商的到场,是学习和了解数字化发展的好机会。

图片24

(联通手机阅读基地杂志频道发布现场)

相信在龙源、联通及刊社三方的积极配合与共同努力下,本次分论坛的探讨,可以为期刊社数字化营销与发展打开更多创新思路,也更好地推动数字期刊移动阅读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会更加增添传统出版人的自信。

龙源精彩亮相数博会 柳斌杰署长莅临参观

2013年7月10日,为期三天的第5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下帷幕。

作为此次数博会的特邀协办方,龙源数字传媒集团通过高体验性及高互动性特装展区向与会来宾及数字出版界的同仁展示了由龙源自主研发的系列新产品及项目。展会期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孙寿山副局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张毅君司长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院长等领导莅临龙源展位参观。

图片19

(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莅临龙源展位并听取介绍)

图片20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司长张毅君在现场听取汤潮总裁介绍)

7月9日下午,龙源与中国联通携手集结150余家刊社主办了“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期刊数字化发展分论坛”并发布了由双方合作运营的新产品——联通手机阅读基地杂志频道,展会期间,从数字出版界领导、同仁到刊社代表,都对龙源的新产品及发展理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也对本次数博会中龙源展台现场进行了转播。

图片21

图片22

博览会期间,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荣获由第五届数字出版博览会组委会颁发的“2012-2013年度数字出版·优秀展示单位”殊荣。

图片23

(数博会颁奖典礼现场)

上海理工大学师生到访龙源

2013年7月10日,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师生一行10人由传播学硕士生导师施勇勤教授带队来到龙源进行访问及参观学习,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副总裁穆总对来宾进行了接待,技术研发总监周明朗、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汤杨、互联网事业部经理周永德,分别从技术及运营层面对龙源的各类产品进行了相关的介绍。

作为龙源数字传媒集团的老朋友,会面伊始,施勇勤教授向穆总简要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目前的学科及硕士点的设置与建设情况。

来宾介绍过后,穆总首先对上海理工大学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便通过三个有标志性的时间点介绍了龙源数字传媒集团16年来的发展历程,在谈到目前龙源发展所处在的阶段时,穆总重点向师生介绍了龙源发展的新动向,即在稳固B2B市场的基础上,根据移动阅读的发展趋势,着重开发了手机阅读功能,苹果商店里单刊及集成的应用。目前的产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合作刊社的需求,龙源为个刊免费制作单刊APP,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广刊物,龙源自己做了相应的APP产品以更加丰富的形式整合期刊的资源进行推广。

在介绍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穆总说到,作为一个民营企业,龙源始终本着为知识创造价值,为知识的创造者创造财富这一理念进行发展,借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郝院长的话说,龙源传媒集团在坚持差异化、走出去战略的同时,通过连续多年发布的Top100期刊阅读排行指标,实现了产学研的结合,与此同时,坚持付费共赢战略,从而实现在营收增长的同时更好地带动刊社的数字化发展,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龙源国内外市场渠道已形成并具有一定的规模,国内的出版机构可以搭乘龙源的渠道从而实现发展。

在介绍龙源数字传媒集团目前情况及未来发展的基础上,穆总针对此次来访的师生进一步表明:有了数字出版的繁荣,有了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这种热切的期望和行动,高校里面数字出版及新闻传播专业才有了兴旺的发展,行业发展需要人才,尤其是数字出版领域的专门人才。

穆总介绍过后,施老师回顾了第一届数字博览会的情形,并赞叹在数字化浪潮越发猛烈的今天,很多数字出版企业退出改行的情况下,龙源却踏实地一路踏浪走过来,十分不容易。施老师对学生说道:我们今天来学习,重在学习企业的文化,企业的文化底蕴。并督促学生在学知识,学习专业的同时,更要学习怎样去磨练自己,去提高自己的素质,

随后,师生一行向穆总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国家级的出版印刷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穆总饶有兴致地就刊物封面视觉效果设计的课题与来宾进行了探讨。

讨论过后,师生就数据的进一步挖掘向穆总进行了询问并将部分优秀的学生毕业设计进行了展示,展示的作品包括电子书及电子杂志等,页面精美、设计精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学校的教学水平。

随后,技术研发总监周明朗,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汤杨,互联网事业部经理周永德,分别从技术及运营层面对龙源的各类产品进行了相关的介绍,到访的学生均表示此行受益匪浅。数字出版需要人才,尤其是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良好的专业教育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结合,势必会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