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温珮滢

关键词 按需印刷 成本控制 经营理念

疫情的发生让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改变,在出版领域,上中下游原有的运转模式也顺势应变,压缩选题优中选优,教育资源公益开放,编辑上阵直播带货,联手外卖平台“点书到家”,组织会员线上共读……新的市场变数下,降成本增效益成了业界尤为关注的话题——首印风险怎么管控?怎么降库存?未来发展方向如何?

前景:市场需求渐增

近年来,出版领域不断细分,出版社小批量印制图书需求增加;出版物编校质量管理要求持续提高,有些图书走完流程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但留给印制环节的时间十分有限;出版周边文创产品层出不穷,批次多、单批印量少……按需印刷的小批量、定制化、周期短的特点,很好地迎合了这些新需求;而这些新需求又反推按需印刷行业不断进行设备更新、技术迭代,激活出新市场。

近年来数字印刷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据业者估算,目前在整个印刷领域占比大概能达到5%~6%。

相比于传统印刷“设计—审稿—出片—晒版—打样—审验—晒版—印刷—成品”的复杂印刷流程,数码印刷流程充分简化,只需“设计—审稿—印刷”3个步骤即可得到成品,不需要版费、起价费等额外费用,可以达到“一本起印”,是目前针对小众化、市场前景不确定、补印难的出版物最佳的印刷方式。

上海世纪嘉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投资控股成立的印刷服务供应商,成立初衷即立足于解决困扰出版行业多年的库存量过高,尤其是新书的补印造成的库存浪费问题,希望在印刷成本、技术、质量要求等方面能够满足图书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数码印刷的方式,弥补一部分传统印刷厂的短板,主要针对小批量新书出版的印刷需求。

该公司总经理史晓峻表示,近几年图书单品种印量有下降的趋势,因此数字印刷的市场前景更广阔。不同于10年前出版单位对于按需印刷的陌生,当下绝大多数出版社对于数字印刷能够提供的服务已经非常清楚,“客户教育阶段已经完成了”。史晓峻坦言,对于按需印刷服务,原则上每家出版单位都有需求,除了科技类、专业类等小众出版物,教材类出版物的补印,古籍类出版物和重大出版项目的印前送审,都需要选择批量小、成本低的轮转喷墨的按需印刷方式。

作为以专利文献出版、内容相对小众的图书为主的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对于按需印刷的需求比绝大多数出版社更为强烈,为此成立了北京中献拓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门服务于小批量专利文献的按需印刷需求。该公司总经理李坚认为,技术的发展趋势使得数字印刷必定大量代替传统印刷。2018年以来,数字印刷市场接受度已经逐渐由激光打印向轮转喷墨技术转变,后者具有低成本、单色印刷可与传统印刷效果媲美的特点。“当下的数字印刷市场已不是我们想象的小批量、定制化的市场,而是和传统印刷市场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竞争和互补关系。”

(下转第6版)  (上接第1版)

趋势:建立行业服务平台

据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图按需印刷)国内POD销售经理逯巍介绍,国内数字印刷企业过去以引进国外数字印刷设备为主,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业界意识到,按需印刷是行业必须走的一条路,因此在数字印刷领域投入了大量经费。2019年开始,多家印刷企业安装了国产数字喷墨轮转印刷设备,也可以看出按需印刷在印刷行业内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史晓峻看来,图书印刷市场不是一块人越多分得越少的固定大小的“蛋糕”,而是需要更多竞争者参与其中共同做大“蛋糕”。事实上,除了设备问题,行业更需要考虑的是经营问题。

自2001年成立至今,中献拓方经历了“制作文献出版光盘—实现数字内容加工—提供按需印刷服务—建立行业服务平台”四个阶段。李坚认为,按需印刷与“向单品要效益”的政策引导是互补关系。“目前按需印刷的一个应用场景,就是渠道商根据读者需求,要求出版商进行授权出版断版书。这样一来涉及版权问题,处理起来很麻烦”。因此,2018年,中献拓方开始寻求新的转型方式,一是投身文创品生产全流程,倡导“数字印刷+文创”的业务理念,并于2019年倡议成立了“京津冀数字印刷企业联合会创新中心”,为市面上大量文创品提供按需印刷服务;二是利用涉足数字印刷领域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和操作经验,建立了“数字印刷培训平台”,以线上微视频教学的方式,解决目前数字印刷市场人员流动性大、从业人员设备操作不熟练、行业品控质量要求不达标等问题(受疫情影响,该平台还在内测阶段,未正式上线);三是探索“出版业务全流程智慧服务中台”,以技术加持,在出版全流程功能模块上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流程效率。

瓶颈:成本是最大问题

有业者认为,精准的按需印刷可以控制图书库存、降低仓储费用,为出版社实现降本增效提供助益,而按需印刷的效益最终体现在出版社的账面上。江西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陈波曾提到:“因为大部分的高速喷墨数字印刷设备与传统印刷的平衡点在600~1500册左右,印刷质量也有待提高,四色平张喷墨印刷机的印刷质量已经可以与传统印刷媲美,甚至能完成一些传统印刷机做不到的工艺,但其印刷成本是传统印刷的2~3倍。”也正因如此,国内出版社对于按需印刷仍然“望而却步”。

有出版行业从业者表示,当前国内一些出版社不选择按需印刷的原因,主要在于选择激光打印技术的按需印刷成本居高不下,由于印刷方式的不同,高档精细图书产品选择轮转喷墨技术有一定局限性。比如,美术类图书对于印刷质量的要求更高,虽然与大众类市场书相比,其印量相对较小,但出于成本控制和印刷质量平衡的角度,目前仍会选择传统印刷方式。

对于出版社的这种矛盾心理,行业人士也做了一些分析,“相对于不同的图书产品、不同的印量需要出版企业选择最佳的印刷方式,传统和数字印刷并不冲突,是互补的关系,需要根据产品的出版方向来进行选择,另一反面,对于出版企业不能完全只单看印刷的成本,需要全面了解不同印刷方式所带来综合的成本是否上升或者下降”。

现阶段的按需印刷技术已经可以满足出版物在印量、工艺上的绝大部分需求,而按需印刷的普及需要出版社进行理念上的转变,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相比在技术空间上可以有更大的突破,但需要更多订单的加持。正如陈波所说:“这就使投资成本形成一个瓶颈,一旦数字印刷可以覆盖2000~5000册这个区域,突破购置和运营成本的瓶颈,高速喷墨数字印刷可能会迎来井喷式增长,这要靠有远见的业内人士来把握。”

逯巍认为,真正的“按需印刷”,不应限于“数字印刷”。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合理的印刷方式,“混合印刷”才是真正的“按需之道”。中图按需印刷采用胶版印刷、数字喷墨轮转印刷和自动化印后加工设备组成的“混合印刷”生产系统,构建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打造新一代按需印刷智能工厂,实现“从一到万”的按需印刷生产。

另外,据记者了解,中图按需印刷致力于以按需印刷的方式,解决国内外出版业长期存在的供应链问题,为国内外出版行业提供全新价值链管理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为按需印刷提供了可变数据的应用—— “一书一码”和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前者是赋予每本书不同的二维码,轻松做到分辨真伪,还可以让正版读者获得专有的电子版本和图书的音、视频资源,通过对这些真实扫码数据的大数据分析,让出版企业获得真实且鲜活的发行数据;后者是按需印刷模式的新尝试,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客户在线定制个性化的图书,实现“一本起印,本本不同”,代表着按需印刷未来的发展方向。

技术的变革、疫情的影响、受众的变化,促使出版业不断调整策略,按需印刷企业需要通过技术优势帮助出版单位和读者建立起“内容大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