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点滴思考

汤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从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三个方面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要求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一体发展,坚持移动优先,坚持科学布局,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结合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多年来在媒体融合、内容建设和数字城市建设的实践,有几点学习体会和思考建议。
打造一体化平台实现“管得住”
在数字化时代,实现“管得住”的基本要求,需要探索建设一个较高层级的融媒体运营大平台进行宏观全面管理。媒体融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电视、广播、书报刊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在传播方式、传播工具方面结合使用,而是要实现运行机制从形式到内容的脱胎换骨式的重塑。目前融媒体中心在加快建设,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几乎都有一个独立的产品,客户端、小程序、公众号种类繁多。但用户很难为了某一台或某一报下载客户端,即使下载也很少使用。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通过一体化大平台发挥整合优势,全国一盘棋,把融媒体的基础运营平台设置在较高层面,使媒体的融合管理和检测在一个统一的运营大平台上实现,同时建立分级授权、分级管理的管控模式。
    那么,一体化大平台应该怎样构成?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这个大平台需要具备以下4方面基本职能:
 一是内容管控平台。融媒体平台的核心是内容,通过管控平台对内容的入口和出口进行全面的把控和管理。哪些内容可以入驻到内容平台,哪些内容可以输送到到不同层级和板块。把控的标准不仅是要符合正能量的要求,还包括对于内容质量和版权合法性的检测和管理。
 二是多层级用户管理平台。对不同层级的内容和用户进行分层授权管理。比如,除了中央层级外,省级、地市级、区县级、乡镇级甚至社区级都可以授予不同的权限和责任对内容和用户进行分层管理。此外,这个融媒体一体化大平台还可以负责对全国所有的内容服务提供权威的输出接口。
    三是数据分析和监测平台。可以根据对各区域、各平台、所有用户对媒体内容使用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一键式了解全国各地媒体内容的运营和使用
 四是运营平台,以技术手段为主为开展对媒体内容更新推荐、用户运营服务、市场推广宣传。实现99%靠技术,1%靠人力的高效运行体系。
    通过这样四大功能的一体化大平台就能实现对融媒体服务的全面管理,达到“管的住”的目标。
依靠主流超级客户端实现“用的好”
手机移动终端当下已成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服务的主要入口,现在我们出门可以不带钱包但不能忘记手机,这就充分体现出了“移动优先”的重要性。
    管得住靠大平台、用的好靠客户端。“主流超级客户端”是在一体化统一大平台管理支撑下开发,由各地各级融媒体中心统一建设管理。所谓“主流”是指客户端的内容是以主流媒体、主流服务为主体的内容和服务,被大多数的群众所喜爱和使用。所谓“超级”是指客户端的构架特征,是“内容源”和“内容流”的服务机制,具有无限开放性和智能个性化的特征。
    “内容源”除了自有的内容服务外,主要是指通过邀请或申请、审核入驻的各种内容服务。包括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新媒体等等,不断容纳和扩大各种服务。“内容流”则是指通过用户的定制(关注)、智能推荐(根据用户行为)、编辑推荐(包括置顶)的规则形成动态内容流。用户可以定制每一个媒体的节目,系统也会根据用户的特点和喜好自动推荐相关内容。编辑也可以把相关节目和内容推送给这些媒体都已经有了的自己的客户端或小程序。这些内容在客户端的主页都以“内容流”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源源不断地向每个人提供“千人千面”的智能化服务。有些重要的内容也可以以“置顶”或设定的方式推荐。以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为例,如果入驻到“数字北京”客户端后,“新闻联播”到下午7点钟时会自动弹出。用户从北京电视台选择“关注”后,相关节目也会在内容流中出现。
    目前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都已挂牌成立,但都比较注重机房和硬件的建设,很多地方把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编辑部整合在一起办公,但融媒体的“融合”最重要的是“使用端”的融合,水的源头无论是黄河还是长江抑或是澜沧江都是独立的,只有汇集并经过“自来水厂”的处理,每家每户水龙头出来的水才是健康融合的水。主流超级客户端是媒体融合服务的入口,而“内容源”是媒体融合的基础,“内容流”才是媒体融合的根本
    融合发展不仅仅是各媒体的融合,还需要和其他服务相融合。主流媒体的声音不但代表着党中央的号令,也代表着人民的意志。只有把党的主张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联系到一起,媒体的宣传才会传播的更为深入。
    当然,作为一体化统一大平台,内容和服务运营需要高度本地化,才能贴近社会服务本地化,本地化运营仍然需要把媒体融合服务和社会融合服务分开。也就是把党政服务和社会商业服务分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只需要管理媒体内容、舆情监控。而社会化服务和商业服务必须市场化经营。媒体融合的主体是内容,但内容大部分具有知识产权或版权的法律许可。内容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知识价值,而且具有把各种服务连接起来的媒介作用。
“数字城市”促进融媒体长向发展
以融媒体中心建设为核心,以线上线下新文化、新经济建设为特征的“数字城市”建设基于两大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其中,区块链的颠覆性意义尤其重大。区块链不仅可以对媒体内容和版权内容进行“确权”和“溯源”,还可以利用其信任机制和激励体系挖掘和放大内容及内容创作者的价值体系。“数字城市”作为开放式平台,是“新文化”、“新经济”落地释放的平台,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基于区块链模式驱动的以共享、共治目标的未来社会形态。
    尽管党和政府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融媒体建设,但是媒体融合的发展是一项全面深刻的体制性变革,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依靠财政的“输血”支持的同时,最终还需要建立一套自我循环发展的“造血”机制,实现健康发展。未来的社会是数字一体化为为特征的世界。不但需要“媒体融合”,也需要政府服务、生活服务的融合。只有把媒体宣传融合到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才能起到作用。只有把媒体服务同其他文化服务、生活服务有机地通过超级客户端融合在一起,才能起到主流客户端的功能。因此,在机制建设上,除了公共基础建设以项目补贴的方式投入外,本地客户端的社会服务也可以尝试通过招标选择当地有担当、有能力、有经验的优秀民营企业来担当,成立具有政府一票否决管理股的运营公司。通过本地客户端的开放性业务,实现新文化、新经济的增值服务。这样不但可以大大减少政府的财务负担,还可以建立起具有生命力的造血功能。
    从2015年开始,龙源就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韬奋基金会、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公司等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开始策划和构建数字城市的构架和运行机制,并在宁波开展试点。
    2019年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数字北京”开始上线试运营。“数字北京”的内容源由三个方面组成:融媒体服务、新文化服务和新经济服务。融媒体中心以入驻方式接入了中央和地方的主流媒体。“融媒中心”入驻了所有中央和北京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和主流新媒体。这些媒体内容都按节目和栏目的方式出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程度,选择不同的“内容源”(比如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中央广播电台的“曲艺杂谈”、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网新媒体),凡是用户关注的内容就会源源不断地优先推荐到“内容流”中。除了用户主动关注的内容外,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行为,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有序地推荐给用户。内容运营者还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推荐置顶相关内容。
    通过“数字北京”中的“本地”功能,还可以分层下沉到区县、乡镇和街道。既可以提供统一的服务,也可以通过多层级用户和管理系统设置区县的独立客户端。
    文化百科、城市名片、以及图书馆、书店、剧院、博物馆、美术馆、咖啡馆等“文化地图”,通过客户端都可实现线上线下的文化服务。比如,图书馆的书可以线上借阅,博物馆可以通过网上参观,也可以实现购票预约等服务。总之,以“数字城市”为代表的新文化和新经济服务囊括了所有的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各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各种服务,以融媒体形式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对内容信息的需求或获取。

作者为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董事长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