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直播讲书:流量时代促销新尝试

■卫 霖(东方出版社)

导读信息:“写作文,有窍门儿”系列是畅销书作家王芳为小学生量身打造的创意写作课,全书共6册,分阶段逐步有序出版,目前已推出一年级版本和二年级版本。作者明确划分年级,紧扣统编语文教材,针对孩子在不同阶段遇到的作文难题,有针对性地讲解和指导,旨在帮助孩子循序渐进掌握写作技巧,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小作家。

导购建议: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直播讲书,在直播间充分讲解新书内容和特点,同时对读者的疑问进行即时、清晰的解答,实现与读者快捷、方便、有效的沟通与互动,构建了新的触达读者方式。

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孩子们只能在家上网课学习。东方出版社也联合作者,为支持“停课不停学”工作略尽绵薄之力。东方出版社战略作者王芳是一名亲子教育类作家,也是国内首位通过短视频推广学习方法的主持人,她的抖音、快手、火山等账号粉丝量近千万。自疫情爆发以来,王芳每天坚持在短视频平台通过直播、视频等形式,给家长和孩子讲知识脱口秀,分享她总结的各种各样的学习历史、地理、写作、唐诗、文言文等的方法。她的直播与视频都极富激情和感染力,并十分注意与观众进行有效互动,时常根据观众的需要进行内容的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广受家长好评。

与其他网红直播相比,王芳的直播间极具个人特色。她作为书的作者进行自播,优势非常明显,如对图书非常熟悉,能将书的特点和内容脱口而出,充分展现图书的优势,直播时间也更灵活,还能及时快速地为读者解决售前售后问题,打消读者下单顾虑,等等。她还时常通过优惠券、秒杀等方式让利于读者,让销售行为透明化,公开化,直接触达用户,所以用户粘性与转化率都很高,每日平均销售码洋都高达几十万元。自疫情爆发迄今,王芳在东方出版社的旧书《穿过历史线,吃透小古文》、《最好的方法给孩子》《最好的方法读唐诗》(全2册)、《给孩子的50堂情商课》、《阅读理解120篇》(全3册)等极其适合孩子阅读以及亲子共读的作品,已经连续加印3次,累计销量已经超过300万册。

今年三四月份,王芳的新作《写作文,有窍门儿:一年级注音美绘版》《写作文,有窍门儿:二年级注音美绘版》陆续出版。“写作文,有窍门儿”系列是王芳为小学生量身打造的创意写作课,共6册,分阶段逐步有序出版。由于王芳的作品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并奠定了稳定的读者群体,再加上她连续多月的直播分享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推广预热的效果,新作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众多家长、孩子的青睐与认可,《写作文,有窍门儿:一年级注音美绘版》在预售期间便位居当当新书总榜第4名、亲子家教榜第2名,上市仅一周销量便已超过3万册。为满足市场需求,出版社紧急加印2次,总印量达到13万册。《写作文,有窍门儿:二年级注音美绘版》在四月中旬开始预售,4月18日,在新书上市第一天,王芳通过抖音直播,实现单日新书销量超万册,凭借惊人的销售数据与庞大的观众群体,王芳也位居抖音知识狂欢节知识红人单日榜榜首。

除了直播讲书,王芳还录制了很多短视频介绍她的作品,让读者对这些图书有更全面、更完整的认识,这样既能帮助读者打消顾虑,又能避免盲目下单,让消费行为变得更理性、更愉快。为便于孩子们在家自主学习,王芳还专门为“写作文,有窍门儿”系列录制了20节价值300元的精彩音视频课免费赠送给读者。

就像每本书都有着独特的内容一样,每个直播间也都有着自己的故事。王芳十分勤奋,几乎每天直播,有时甚至一天直播好几场,她喜欢与读者分享她的育儿小窍门儿,分享她读过的好书,分享知识与快乐,为观众提供更深层次更实用有效的支持与陪伴。她的直播与视频都极富激情和感染力,并十分注意与观众进行有效互动,时常根据观众需要进行内容的调整,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用户粘性与转化率都很高。截至日前,“写作文,有窍门儿”系列2种新作都已紧急加印,总印数达到26万册。

出版声音品牌借“耳朵经济”势起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聪聪

关键词   “耳朵经济”   有声布局 声音品牌

“耳朵经济”其实从未退出舞台,新的技术和平台为“听”产品市场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近两年再度焕发竞争力——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为175.8亿元,同比增长55.1%;用户规模达4.9亿。第17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听书这种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从有声书市场渐与电子书市场并肩,到纸电声同步成为常态,再到有声剧、讲书、音频课程等形式愈加多样……看中“耳朵经济”的可发掘空间,出版行业的有声探索不断深入。

有声市场的开发仍有巨大挖掘潜力的同时,一些问题和短板也愈加凸显出来,如出版机构在有声产品研发上招揽主播、技术人才时竞争力的欠缺,与大平台博弈时话语权的弱势,自建品牌引流变现的难题,等等。不过好在越来越多出版机构意识到,原先放出授权完全“撒手”的做法对品牌毫无助力,主动作为才是正道。随着品牌、私域、用户等运营理念在出版圈的渗透,出版机构有声布局再迎新潮流,逐渐从内容产品以及大而全的平台打造向声音品牌、“小而美”的平台搭建拓展。

今年上半年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出版机构的声音品牌在自主性、便捷性等方面显现出优势。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人文读书声”有声店铺,疫情期间免费送出价值逾80万元的“人文读书声”畅听卡月卡。在线下渠道受阻的情况下,“人文读书声”成为发行团队向合作方展示产品、发力线上销售的着力点之一。四川文艺出版社原创有声品牌“大声武气”在疫情期间也及时策划了三期特别节目,组织编辑与听众畅聊如何让宅家生活平安且有意义。

此前在国内相对小众的播客,被称为“被低估的流量洼地”,近期成了出版圈的新风潮。“播客”一词译自“Podcast”,其定义并没有统一界定,一般指可以突破传统电台时间、地点、听众被动选择的限制,随时随地自主选择收听内容的一种传播形式,即“网络电台”。记者注意到,目前,出版圈已经出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播客产品,如中信出版·大方的跳岛FM、活字文化的活字电波、理想国旗下的naive咖啡馆、后浪的后浪剧场等,还有不少出版机构也在酝酿自己的播客节目。

“重磅出击”VS“轻装上阵”

出版机构声音品牌展现多样姿态

或利用APP、官网等形式“重磅出击”,或借助公众号、小程序、喜马拉雅等“轻装上阵”,或是声音产品为主的垂直平台、有声栏目,或是订阅模式的播客,出版机构声音品牌的探索因不同需求考量,呈现不同特点。(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有声出版阅读平台“重磅出击”。知识付费、融合出版大潮来袭后,出版机构的有声探索从单一的有声书向更多形式拓展,以有声为主要方向的APP、平台,是出版机构搭建声音品牌的首选。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有声阅读平台“去听”,内置的有声版精品出版物涵盖中外文学、中外历史、军事小说、人物传记等类别,疫情期间向用户免费开放《茶馆》《黄金时代》《城南旧事》《瓦尔登湖》等1000余部有声书。山东教育出版社开发的有声读物阅读平台“小荷听书”累计用户已达75万。在不少出版机构开发的融合出版平台中,有声内容也是核心板块,如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盐道街3号院”、中信出版集团的“中信书院”等。

搭载公号、小程序等“轻装上阵”。值得注意的是,在用户流量获取难度不断增加的当下,依靠公号、小程序、知识店铺等打出有声品牌成为出版机构的“打法”之一。例如,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人文读书声”有声店铺。上海译文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等出版机构也采取类似布局形式,推出译文有声、先晓书院等店铺。与上述出版机构为搭建聚合平台不同,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原创有声品牌“大声武气”依托公众号、喜马拉雅APP研发原创内容、打造有声分享平台。目前,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大声武气”包括开发畅销有声书、打造特色有声分享栏目、研发有声课程、以及培养声音主播、建立有粉丝黏着力的社群等板块。

出版机构迎“播客”探索新潮流?今年上半年,出版圈刮起了“播客”风。3月31日,中信·大方推出以文学播客定位的跳岛FM。自上线以来,跳岛FM每月抵达全球听众超6万人,获得了苹果播客、小宇宙APP等众多平台的重点推荐。活字电波以周更频率,入驻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等平台。青年调频、活字君说、悦读联盟三个栏目每期轮流更新,已推出的 11期节目在喜马拉雅的总播放量已达12.4万。Naive咖啡馆的播客在理想自媒体、Naive公号(1w+订阅)、喜马拉雅等同步推出,目前单集最高收听量达6.4万,累计收听量超30万,并入选苹果Podcast新品推荐TOP10。

从听书到讲书,再到平台运营

突出专业性,注重“量体裁衣”

“小荷听书”“人文读书声”“译文有声”等平台式出版机构声音品牌,主要聚合有声书、有声剧、有声课程以及讲书等内容。大多在自建平台的基础上,也作为主播账号,入驻喜马拉雅等平台。

就当下情况而言,有声开发几乎成为图书的标配。纸电声同步趋势也说明,有声转化节奏正逐步前移。据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朱凌云介绍,该社的有声书建设是全社“全版权、多形态”布局下的重要环节。译文有声内容架构中有全本书朗读、解读、课程、广播剧、多人小说剧和片段节选等形式,内容以经典名著为主,重点作家如石黑一雄和麦克尤恩的所有作品、村上春树和博尔赫斯等的重点作品都已经或陆续推出有声产品。另外,该社也在规模化地补全童书和纪实类的有声资源。

人民文学出版社早些年便借助授权合作等形式输出有声内容,人文社数字出版与科技部主任赵晨表示,出于集聚用户、产品等需求,在与一些平台继续合作的基础上,人文社需要有自己的平台。于是已上架200多种有声书和部分有声剧等内容,并开通直播板块的“人文读书声”面世。在该平台上,人文社也会开展纸电声产品的联动促销、进行“打卡”活动。显然,与喜马拉雅等平台相比,出版机构自建平台能够拥有更多自主性,需要充分凸显“小而美”的特点。

从听书到讲书,有声内容转化现新趋势。随着智能语音等技术的发展及“模拟人声”等“黑科技”的应用,单人演播有声书的部分优势被瓜分。因此,与直接将内容有声化相比,讲书成了不少出版机构有声内容研发中新的侧重点。据赵晨介绍,人文社后续会推出“讲书”板块,邀请专家等以音频形式向大家讲述、推荐图书。而近日该社与蜻蜓FM联合发起的“名人读名著”公益活动内容也已在“人文读书声”平台上线,该活动主要邀请名家以领读形式带读者读名著。讲书也是上海译文社很早开始布局的有声解读产品线。该社邀请了专业书评人与主播组建“译文讲书工作室”团队,围绕文学、社科领域的经典著作,每周策划1~2种原创解读音频。对于该类内容的研发,朱凌云介绍道:“每个解读产品至少要经过选题、撰稿、审订、录制、上线5个流程,最终呈现的是7千~1万字的原创文字内容及时长30分钟左右的音频形式。与市面上单本解读不同的是,我们的策划会跟着主题走,让它更接近一个完整的读书节目。”例如,译文讲书已上线的《见证:我们的女性四百年》中,策划团队从数百本涉及女性题材的经典著作中,挑选《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使女的故事》等10本具有代表性的译著,在解读书目的同时,剖析400多年以来女性背后的故事,深入浅出的同时,并不回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近日,“人文读书声”也上线了朱一龙主演电视剧同名书《叛逆者》的有声剧。多人演播形式的有声剧、广播剧,也是出版机构有声产品打造的一个重点。赵晨觉得,出版机构直接开发有声内容,在对作品的了解程度上具有优势,因此应根据不同作品的特点,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趋势,来确定不同的侧重形式。此外,她还提到,当下有声内容转化应加强对于演播作品版本的重视。尤其是四大名著等版本较多的作品,以方便读者根据需求选择。

从“围绕图书”到“跳出图书”

出版机构声音品牌打造指向“泛文化”

无论是“大声武气”等声音品牌还是跳岛FM、活字电波等播客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声音品牌的内容呈现从以服务自家图书宣传转变到“跳出图书”、指向“泛文化”的特点。

“大声武气”是四川文艺社立志打造的既文艺又紧跟时代浪潮的声音品牌。能够代表“大声武气”品牌特色的《编辑们的茶话会》栏目,是一档分享编辑的工作、生活,探讨时下热点话题的栏目。其内容涉及热播影视剧、网恋、旅游、美食、综艺节目、国漫现状等广泛主题,吸引了众多用户和合作方的关注。四川文艺社版权部的刘芳念、李淡宁,也是大声武气工作室的成员。他们告诉记者,在出版社的支持下,团队对于话题类选题的策划,抛开了完全服务于出版社推广本社图书的思维束缚,一方面考虑紧跟热点,另一方面也坚持从出版人的角度去探讨话题。“话题是大众共通的,思考的角度不同才是我们的特点所在。” 据悉,大声武气目前正在与成都方所展开跨品牌合作,与社区的跨界合作也在酝酿中。

中信出版·大方运营的文学播客跳岛FM,以讨论广泛的、与文学相关的话题为主,也向全球创作者开放,不局限在大方的图书产品上。跳岛FM每周更新,每期45~50分钟,主播和嘉宾每次围绕一个文学相关的话题进行圆桌讨论。据中信出版·大方营销总监、跳岛FM项目负责人张舒语介绍,除了选题策划外,运营团队不会做“书籍选品”,播客中提到的图书都是嘉宾根据话题自发推荐的作品。据了解,跳岛FM是中信出版·大方与苹果播客的精选供应商JustPod的合作产物。JustPod发挥在播客制作上的技术专业性,更多承担制作工作,大方的团队主要负责内容策划、嘉宾邀请和新媒体运营。张舒语提到,目前来看,跳岛FM的探索中,最关键的还是找到既有价值又能传播的好选题,此外也有从出版到媒体的身份转变困难。

活字文化副总编辑刘净植告诉记者,几年来,活字文化的内容产品构架一直是全媒体形式的探索。开办活字电波,团队一开始就明确想要创立一个青年向的播客品牌:一是活字要做青年品牌,服务青年人;二是播客的形式本身偏轻,强调伴随感,且年轻听众占主流。在运营团队看来,既然是新形式新品牌,就要尝试新的方向。而不是复刻活字在做出版时的内容和风格。刘净植表示,这也决定了活字电波从选题和内容形式上,首先考虑的是和当代年轻人站在一起。

策划?运营?商业逻辑?

出版机构声音品牌剑指何方

在音频分享类互联网平台占据“耳朵经济”市场话语权的当下,出版机构在被市场教育着寻找新的方向。

随着有声书和电子书的普及,应把出版行业拉入了一个更广阔的河流中。刘芳念和李淡宁认为,出版圈的有声发展会类似目前电视行业的节目发展,必须转化,需要更敞开地去面对观众的新口味和新习惯。“出版早就不是仅仅做书卖书了。”

建立文化圈子,明确特色定位。新一波潮流中的声音品牌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已经完全跨出图书范畴,指向媒体和影视等方向。这对于出版圈来说不算熟悉的领域。刘芳念和李淡宁认为,找准目标群体和明确定位非常重要。要利用出版本身的门槛来建立文化圈子和区别于影视领域有声的特色定位,利用好本身出版物的特色和版权,开发出符合相关受众口味又具有市场价值的有声内容,慢慢形成出版有声品牌,建立自己优质的版权库。

凸显正版权威优势,良币驱逐劣币。有声书的权利往往分为单人演播、多人演播、广播剧等多种细分类型,版权问题也相对复杂。在声音品牌搭建、运营中,朱凌云认为,版权仍是有声出版的一大困扰。她表示,引进版图书的有声化很大一部分的压力来自版权方和盗版。“很多读者或演播爱好者会自己朗读图书内容并上传到网上,损害出版社和权利人利益的同时,也会为后续图书引入中国造成困扰。据悉,该社目前大量录制优质的正版有声书,希望良币驱逐劣币,培养用户的付费意识和正版意识。对于一些暂时没有引进有声版的重点图书也会代替策划讲书产品,如译文有声即将推出的“疾病专题”就是以“译文纪实”系列里的书为主。

播客商业前景存疑、从媒介属性考量内容。播客在国内仍具有广阔发掘前景,但商业化前景尚不明朗,这也是共识。刘净植直言,一开始都在“用爱发电”,希望最终做出有影响力的内容品牌——这本身也是做播客目前最大的难点。 当下的音视频产品市场被互联网流量模式所定义,这给传统出版圈的多媒体探索带来较大考验和风险。“播客的形式,本身强调伴随感、情绪共鸣感要多过获得感,形式也偏轻、偏随意自由,更多具有媒体性质,我们不能按照做付费课程或在线音频的逻辑来经营这个品牌。”刘净植表示,想要做好一个声音品牌,首先要明确定位、目标,以及是否稀缺和独特,是否有可持续前景……否则很容易淹没在大潮里。“另外,要多了解声音产品具体的技术特性、收听特性、用户习惯和用户需求,以我们的经验来说,用传统的出版思路去做,不一定能成功。”

张舒语也表示,目前少量中文播客已经在尝试广告、电商、打赏等营收模式,但整体来说中文播客的商业模式仍不清晰。不过,中文播客节目数量和听众数量的增长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因为播客的形式有亲切感,不教条、不死板,能够帮助听众轻松地拓宽眼界,而不是直接地、功利地获取知识,用户对播客有需求。“大方FM我们在尝试了一年半后决定暂停,希望把精力和资源都聚焦在跳岛FM上。”张舒语认为,出版机构的声音品牌运营,要注意从用户需求出发,而不是仅从已有资源出发。不能将文字内容简单直接地声音化,而是应该从声音媒介独特的属性出发,去思考声音能够如何最好地呈现内容,提供信息增量。

按需印刷探新“按需之道”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温珮滢

关键词 按需印刷 成本控制 经营理念

疫情的发生让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改变,在出版领域,上中下游原有的运转模式也顺势应变,压缩选题优中选优,教育资源公益开放,编辑上阵直播带货,联手外卖平台“点书到家”,组织会员线上共读……新的市场变数下,降成本增效益成了业界尤为关注的话题——首印风险怎么管控?怎么降库存?未来发展方向如何?

前景:市场需求渐增

近年来,出版领域不断细分,出版社小批量印制图书需求增加;出版物编校质量管理要求持续提高,有些图书走完流程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但留给印制环节的时间十分有限;出版周边文创产品层出不穷,批次多、单批印量少……按需印刷的小批量、定制化、周期短的特点,很好地迎合了这些新需求;而这些新需求又反推按需印刷行业不断进行设备更新、技术迭代,激活出新市场。

近年来数字印刷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据业者估算,目前在整个印刷领域占比大概能达到5%~6%。

相比于传统印刷“设计—审稿—出片—晒版—打样—审验—晒版—印刷—成品”的复杂印刷流程,数码印刷流程充分简化,只需“设计—审稿—印刷”3个步骤即可得到成品,不需要版费、起价费等额外费用,可以达到“一本起印”,是目前针对小众化、市场前景不确定、补印难的出版物最佳的印刷方式。

上海世纪嘉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投资控股成立的印刷服务供应商,成立初衷即立足于解决困扰出版行业多年的库存量过高,尤其是新书的补印造成的库存浪费问题,希望在印刷成本、技术、质量要求等方面能够满足图书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数码印刷的方式,弥补一部分传统印刷厂的短板,主要针对小批量新书出版的印刷需求。

该公司总经理史晓峻表示,近几年图书单品种印量有下降的趋势,因此数字印刷的市场前景更广阔。不同于10年前出版单位对于按需印刷的陌生,当下绝大多数出版社对于数字印刷能够提供的服务已经非常清楚,“客户教育阶段已经完成了”。史晓峻坦言,对于按需印刷服务,原则上每家出版单位都有需求,除了科技类、专业类等小众出版物,教材类出版物的补印,古籍类出版物和重大出版项目的印前送审,都需要选择批量小、成本低的轮转喷墨的按需印刷方式。

作为以专利文献出版、内容相对小众的图书为主的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对于按需印刷的需求比绝大多数出版社更为强烈,为此成立了北京中献拓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门服务于小批量专利文献的按需印刷需求。该公司总经理李坚认为,技术的发展趋势使得数字印刷必定大量代替传统印刷。2018年以来,数字印刷市场接受度已经逐渐由激光打印向轮转喷墨技术转变,后者具有低成本、单色印刷可与传统印刷效果媲美的特点。“当下的数字印刷市场已不是我们想象的小批量、定制化的市场,而是和传统印刷市场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竞争和互补关系。”

(下转第6版)  (上接第1版)

趋势:建立行业服务平台

据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图按需印刷)国内POD销售经理逯巍介绍,国内数字印刷企业过去以引进国外数字印刷设备为主,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业界意识到,按需印刷是行业必须走的一条路,因此在数字印刷领域投入了大量经费。2019年开始,多家印刷企业安装了国产数字喷墨轮转印刷设备,也可以看出按需印刷在印刷行业内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史晓峻看来,图书印刷市场不是一块人越多分得越少的固定大小的“蛋糕”,而是需要更多竞争者参与其中共同做大“蛋糕”。事实上,除了设备问题,行业更需要考虑的是经营问题。

自2001年成立至今,中献拓方经历了“制作文献出版光盘—实现数字内容加工—提供按需印刷服务—建立行业服务平台”四个阶段。李坚认为,按需印刷与“向单品要效益”的政策引导是互补关系。“目前按需印刷的一个应用场景,就是渠道商根据读者需求,要求出版商进行授权出版断版书。这样一来涉及版权问题,处理起来很麻烦”。因此,2018年,中献拓方开始寻求新的转型方式,一是投身文创品生产全流程,倡导“数字印刷+文创”的业务理念,并于2019年倡议成立了“京津冀数字印刷企业联合会创新中心”,为市面上大量文创品提供按需印刷服务;二是利用涉足数字印刷领域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和操作经验,建立了“数字印刷培训平台”,以线上微视频教学的方式,解决目前数字印刷市场人员流动性大、从业人员设备操作不熟练、行业品控质量要求不达标等问题(受疫情影响,该平台还在内测阶段,未正式上线);三是探索“出版业务全流程智慧服务中台”,以技术加持,在出版全流程功能模块上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流程效率。

瓶颈:成本是最大问题

有业者认为,精准的按需印刷可以控制图书库存、降低仓储费用,为出版社实现降本增效提供助益,而按需印刷的效益最终体现在出版社的账面上。江西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陈波曾提到:“因为大部分的高速喷墨数字印刷设备与传统印刷的平衡点在600~1500册左右,印刷质量也有待提高,四色平张喷墨印刷机的印刷质量已经可以与传统印刷媲美,甚至能完成一些传统印刷机做不到的工艺,但其印刷成本是传统印刷的2~3倍。”也正因如此,国内出版社对于按需印刷仍然“望而却步”。

有出版行业从业者表示,当前国内一些出版社不选择按需印刷的原因,主要在于选择激光打印技术的按需印刷成本居高不下,由于印刷方式的不同,高档精细图书产品选择轮转喷墨技术有一定局限性。比如,美术类图书对于印刷质量的要求更高,虽然与大众类市场书相比,其印量相对较小,但出于成本控制和印刷质量平衡的角度,目前仍会选择传统印刷方式。

对于出版社的这种矛盾心理,行业人士也做了一些分析,“相对于不同的图书产品、不同的印量需要出版企业选择最佳的印刷方式,传统和数字印刷并不冲突,是互补的关系,需要根据产品的出版方向来进行选择,另一反面,对于出版企业不能完全只单看印刷的成本,需要全面了解不同印刷方式所带来综合的成本是否上升或者下降”。

现阶段的按需印刷技术已经可以满足出版物在印量、工艺上的绝大部分需求,而按需印刷的普及需要出版社进行理念上的转变,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相比在技术空间上可以有更大的突破,但需要更多订单的加持。正如陈波所说:“这就使投资成本形成一个瓶颈,一旦数字印刷可以覆盖2000~5000册这个区域,突破购置和运营成本的瓶颈,高速喷墨数字印刷可能会迎来井喷式增长,这要靠有远见的业内人士来把握。”

逯巍认为,真正的“按需印刷”,不应限于“数字印刷”。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合理的印刷方式,“混合印刷”才是真正的“按需之道”。中图按需印刷采用胶版印刷、数字喷墨轮转印刷和自动化印后加工设备组成的“混合印刷”生产系统,构建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打造新一代按需印刷智能工厂,实现“从一到万”的按需印刷生产。

另外,据记者了解,中图按需印刷致力于以按需印刷的方式,解决国内外出版业长期存在的供应链问题,为国内外出版行业提供全新价值链管理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为按需印刷提供了可变数据的应用—— “一书一码”和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前者是赋予每本书不同的二维码,轻松做到分辨真伪,还可以让正版读者获得专有的电子版本和图书的音、视频资源,通过对这些真实扫码数据的大数据分析,让出版企业获得真实且鲜活的发行数据;后者是按需印刷模式的新尝试,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客户在线定制个性化的图书,实现“一本起印,本本不同”,代表着按需印刷未来的发展方向。

技术的变革、疫情的影响、受众的变化,促使出版业不断调整策略,按需印刷企业需要通过技术优势帮助出版单位和读者建立起“内容大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

创新知识产权保护 为新基建保驾护航

数字经济已是热词。实践中,无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无论是规模还是深度,数字经济的价值都加快提升。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并且数字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达7.1万亿元,占GDP比重7.2%;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达28.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0%。

“可以预见,随着5G、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基建的应用推进,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农业互联网数字化治理、互联网+服务业拓展等多层面,数字经济所占比例甚至出现叠加式增长。”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都正经历着数字经济带来的变革与冲击。伴随着新基建的东风,知识产权制度作为具有驱动创新、保护投资、促进公平竞争、创造技术交流与合作有利环境等功效的社会规则,现阶段尤其受到关注。

据刘芳介绍,现有知识产权制度源于工业1.0机械时代、逐步完善于工业2.0电气化时代,随后虽不断改进,但其基础架构主体面向有形物或为了有形物设计,相关创新成果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和稳定的收益周期;对于实施方,主要针对经营者为主体的、直接的大规模复制行为,且具体行为与主体、地域具有密切固定的捆绑关系。

而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特质的存在方式、运作方式或演进变化与现有知识产权的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在数字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数据技术,其作为工具,生成、分析、存储、交换,均以无形方式且不受地域限制的方式存在,甚至数据技术还可能会自我再迭代、或自主协同工作、甚至自我“创新”。

目前,数字经济前提下的知识产权保护至少存在两个难题。

首先,什么样的知识产权保护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刘芳说,以2015年来数字经济最为显著的“互联网+服务业”来看,不少技术创新成果若要专利化,则为商业模式专利,而这些创新成果如何表述为商业模式专利是实务中的难题。比如,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对于环境检测、为治理政策提供决策数据工具,有可能可专利;又比如基于企业自身或经营信息、环境信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于企业征信提供评价评断,有可能可非专利。

由于专利法保护相对属于强保护,这类创新需要多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创新驱动、又能较好地推动他人积极实施,该平衡点如何设置较为合理?尤其是对基于开放、共享环境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应用,过强的保护是否会抑制互联网+服务业的创新?若一些基本模式被专利化而强保护,是否会导致互联网应用与发展受阻?

刘芳认为,目前,这些尚无足够的数据或样例支撑分析和验证。或许可以从数字技术与技术创新活动起步探究,从这类创新的投入产出、社会福祉贡献、技术自我迭代的生命周期等多维度,利用技术特质本身来调整更合适的保护制度。

其次,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适用还存在多少可调整的适用空间。比如,无论是工业互联网智能化还是农业数字化环境,或者数据采集、加工、传输和利用的产业化,所涉及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大多不属于置本地或多地分布式远程服务器。在现有专利制度前提下,此类创新如果申请专利必然公开技术,授权后维权时,权利人一方通常难以查获侵权事实证据。

“可否更多研究产业生态和技术实施环境,以便能够根据客观情况、在防止权利滥用前提下,参照新产品制造方法举证规则的原则,而将举证责任倒置于被诉方?类似问题更是存在于网络版权保护中。”刘芳说,数字化作品复制传播或邻接利用等行为的社交化、国际化、移动化已然普及,而提供实施的新平台、新工具进一步导致网络侵权更具隐蔽性、复杂性和裂变性,原有监管系统难以发挥作用,也给原有制度的执行带来难题。在数字经济下,要更好发挥制度的功效,既需要利用知识产权实施保护的工具,更需要调整现有的保护规则。

刘芳认为,数字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大幅提升,网络技术、AI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快速且有力地推动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尽管知识产权制度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功效,但是对于数字经济的创新,如果没有更好地适应或变革,不具备更为匹配或引领效应的激励手段促进创新,那么在该数字经济主题下,该制度的功效会被淡化。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系统整体中的创新驱动价值。(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大众日报:疫情,怎样改变了阅读

  从新冠疫情暴发到如今防控常态化,人们“宅”在家的时间比以往大大延长,待在家里干什么?光明日报等机构近日发布的《阅读大数据报告(第三季)》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京东图书成交额比去年同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微信读书2月份平均阅读时长为99.61分钟,相比2019年同期提升16%。记者采访发现,这场疫情让更多人发现了读书的乐趣,感受到阅读的力量。

医学类科普书,

  2月销量是以往的10倍

疫情暴发后,一本8年前的小说《花冠病毒》突然火了,读者分别从不同渠道找到这本书重温、阅读,家住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街道的高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说,“书中有关封城、市民抢购等情节的描写,与现实有惊人的相似。疫情初期,我还重读了《鼠疫》,希望从这些书中汲取力量和经验教训,增强战胜病毒的勇气。”

今年以来,与疫情有关的非虚构和虚构类书籍,引起了读者的热切关注。为何“疫情文学”阅读成为这个时期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在焦虑的状态下,看书是非常好的调剂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平时比较爱阅读,疫情期间,他看完了《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霍乱时期的爱情》《鼠疫》等图书。

张文宏的阅读经验与许多读者不谋而合,多家平台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瘟疫主题经典图书的阅读率大幅度提升。2月和3月,京东有关医学健康的专业类书籍成交额环比分别增长20%和48%,其中既有文学类也有科普类。文学类图书如《血疫:埃博拉的故事》《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等瘟疫主题的经典读物,2月环比激增190%。而以往关注度较低的医学类科普图书,如《见识丛书·瘟疫与人》一书,2月的销量是其上市以来平均销量的10倍。

“人类对病毒的认知既是一个科学议题,也是一个人文命题。阅读这类作品,不仅是在了解病毒,也是在了解自身,通过阅读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也将对防控疫病起到重要作用。”《阅读大数据报告(第三季)》项目负责人、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玲说。

疫情考验身体,更考验心灵,而阅读帮助人们加筑一道抗疫精神防线。4月27日,记者采访了几位曾奔赴湖北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他们曾直面病毒与困境,都认为读书给了他们力量与抚慰,激励他们顽强地战斗。

“《要塞》和《霍乱时期的爱情》我读了很多遍,仍回味无穷。”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科副护士长邓传耀告诉记者,读书带给她的震撼和启发,会被埋藏在记忆深处。当直面疫情时,这些力量迸发出来,让自己勇敢地迎战。

山大二院感染肝病科主治医师薛艳从一线返回家中后,又重读了毕淑敏的《破冰北极点》。那句“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余归途”,是她在战场上脑海里反复出现的话语。看着尽心救治的几名老人康复出院,战“疫”经历让她对亲情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军人出身的山大二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赵宏兵,是宋词爱好者,既喜欢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又羡慕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在刚到湖北的日子里,他写下“杏林历寒暑,老骥当自强。春秋能几度?弯弓射天狼”鼓励自己和战友,“只要齐心协力,坚定信念,就没有打不赢的战争。”

专家认为,书籍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为人们搭建起心灵的庇护所,为抗击疫情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亲子阅读加强了沟通,

  深度阅读促名著畅销

4月26日中午,济南市民张梅一收到了网购书《手绘中国地理地图》,这是今年以来她的第34套“囤”书。“没想到假期这么长,准备的书都用上了。”疫情期间,每天2个小时的亲子共读,使张梅一的两个孩子爱上了阅读。

“哥哥6岁,喜欢美猴王,爱看经典名著;妹妹2岁半,喜欢好吃的,爱看各种地理书上的美食。”张梅一说,“大量的课外阅读,能让孩子真正地产生兴趣和学习动力,越来越专注。有一次哥哥在户外看到一只蜘蛛,他就主动和我讲,蜘蛛不是昆虫,这是他在《神奇校车》里学到的。”

受疫情影响,全国延期开学。对家长而言,与孩子共处的时间前所未有地增加,居家学习与亲子关系的问题凸显。循序渐进的共读成为众多家庭首选的的亲子沟通方式。

根据京东图书数据,教辅、书法、童书及育儿类书籍在疫情期间,成为占比提升最为明显的品类。其中,中小学教辅和书法在2月分别同比增长101.53%和79.52%,居各类图书销量增长率榜首。从童书类第一季度畅销榜来看,涂色绘本、儿童地理百科、儿童生理启蒙等类型图书销量位居前列;生活类畅销榜中,前几名也被《正面管教》《读懂孩子的心》《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等亲子类教育图书占据。

除了亲子类书籍热销,记者还发现深度阅读增多的现象。有网友写道:“‘宅’家读书,由被迫到主动,攻下了一直看不下去的《红楼梦》,开始有些枯涩难懂,但细细地品,越读越有味,感受到了更丰富、更深刻、更奇妙的美。”

张玉玲表示,“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阅读日趋快餐化、碎片化。阅读具有一定思想理论深度的长篇作品,对繁忙的现代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疫情期间,人们有了大量闲暇时间,不少人开始重拾平时‘啃’不下去的‘大部头’。”

从纸质书销售表现来看,今年1-3月,金融投资、历史、传记等品类同比得到较快增长,同时,各品类中的畅销书多为长篇作品,如《资治通鉴》《红楼梦》《四书五经全套》等。值得注意的是,在线阅读的读者在疫情期间也同样喜欢长篇名著。在微信阅读APP上,《红楼梦》《古文观止》《中国哲学史》等经典作品,在疫情期间也颇受青睐。

此外,疫情期间,全国各大院线纷纷暂停营业,基于数字电视和网络传播的剧集则人气不减,“影文联动”愈发紧密。由文学作品成功改编而来的影视剧,凭借强大的传播效应,又反过来带动文学作品再次走红。

数据显示,《三生三世枕上书》剧集今年开播前一周左右,阅文平台上原著小说的收入趋势开始上升,原著阅读热度在2月中旬达到峰值;根据网络小说《孤城闭》改编而来的剧集《清平乐》,4月7日开播以来,小说数据也快速上涨。家住烟台的大三学生李译文,假期看到央视重播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又把原著小说读了一遍。除此之外,《锦衣之上》的同名小说还在海外亚马逊网站上热销,一度占据销售榜的第二名,受到海外读者的追捧。

疫情之后,

  增长后的阅读会常态化吗?

“在家无聊?不如来参加读书活动!”山东大学档案学研究生杨璇,虽然人在青岛市黄岛区,但参加了学生会线上组织的21天读书“打卡”活动,兴致十足。她告诉记者,疫情期间,除了阅读自己购买的《档案社会化服务研究》等8本专业书,还可以在阅读类APP书单里找感兴趣的书付费阅读。

疫情来袭,给原本紧张的工作按下了“暂停键”,许多人有了更多时间回归生活。体现在阅读上,在“充电宝式”的实用阅读之外,兴趣阅读渐成主流。

京东数据显示,今年2-3月,家居、烹饪、健身保健、娱乐休闲等品类的占比增长明显。随着春暖花开,人们还“开发”出了养花种菜技能,3月农林类书籍销量同比上涨,《DK园艺百科》《蔬菜种植栽培百科》等成为畅销书。

另外,各年龄层的读者都对以小说为主的文学类书籍有明显的阅读兴趣,整体上来看,“70后”偏爱名家经典,“80后”和“90后”偏爱浪漫言情,“00后”则更青睐现代都市、科幻玄幻类内容。阅文集团旗下各在线阅读平台付费转化均高于去年同期。

知识是有“价”的,而需求是最好的催化剂。从“危”中探“机”,与汽车、房产等动辄十几万、上百万的消费相比,图书确属“蝇头小利”。但作为快速消费品,其更新迭代速度快,如果一个人每周读一两本书,那么一年时间里对于图书的需求量就有近百本,而读书是贯穿一生的行为,“细水长流”所带来的利润空间无疑是巨大的。

疫情期间,人们阅读方式的“线上化”,对图书内容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许多用户不仅看书,还要听书、写书,进一步完善业态。由于居家时间较长,许多人开启了线上创作,网络文学平台上的新作者数量明显上涨。据统计,阅文集团一季度新增作者33万,环比增长129%;新增作品数量超52万部,同比增长约1.5倍。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四川读者最爱网络文学创作,而湖北省新增作者近万人,也首次跻身作者排行榜前六名。

“针对用户在线创作热情高,现实题材广受追捧的现象,平台会持续投入资源,引导作者创作更多能够与普通人生活和情感,产生共振共鸣的正能量作品。”阅文集团高级副总裁张蓉告诉记者。“00后”霍俊杉在家门口青岛市兴华路街道担任志愿者,在网上创作,记录抗“疫”故事的点点滴滴。网络作家真熊初墨是一位三甲医院医生,根据工作经验创作的《手术直播间》,以写实硬核的医学技术、具有张力的情节,春节期间QQ阅读平台上的订阅用户剧增40%。

在听书方面,只要有一部手机便可随时享受有声阅读,“听书”正在成为潮流。目前,微信读书、QQ阅读、当当云阅读等App,都上线了听书功能。一些平台还推出听书包月套餐,每月数十元到数百元的套餐可供读者多元选择,作为对纸质书的一大补充。

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那么疫情之后,增长后的阅读会成为常态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