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知识区块链专题研讨会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区块链研究中心、龙源数字传媒集团12月17日在京师学堂合作举办“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区块链专题研讨会”。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师大知识区块链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工信部区块链研究中心、火币中国集团、区块链专业媒体金色财经等机构的代表以及北师大知识区块链研究中心研究团队成员出席研讨会。会议还发布《知识区块链白皮书》。

北师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知识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别荣芳,北师大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孙运传主持会议。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路节,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前沿计算研究中心教授邓小铁,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董事长汤潮,北师大知识区块链研究中心研究员郝刚、赛哲峰等在会上作报告。

别荣芳主任表示,在汤潮学长倡导、产学研专家鼎立支持之下,北师大去年成立知识区块链研究中心。本次研讨会上,中心研究团队将汇报过去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并邀请专家对中心的研究工作进行指导。

北师大知识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董事长汤潮作主题报告《知识区块链与未来社会形态》,阐述知识证券化、知识区块链、区块链社会的哲学意义,展望了知识主体的区块链社会前景。早在1994年,汤潮就在北师大学报哲学版发表《知识主体论-对当代社会的哲学思考》论文,当今区块链的发展印证了这些思想的前瞻性。汤潮认为,知识主体论与知识区块链、区块链社会的本质一脉相承,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悉尼科技大学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中心主任路节教授作报告《自主跨域模糊转移学习》,介绍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基于知识主体的前沿动态,她用大量的生活与商业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数据场景下机器学习解决现实问题、支持决策的不同方案。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前沿计算研究中心邓小铁教授在会上作报告《区块链与机制设计》,以比特币与以太坊为例,讲解区块链存储标准、消息调用、智能合约的创建与销毁等方面的机制设计与挑战,以及区块链在物联网、能源、金融、健康等重点领域的应用。

北师大知识区块链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清华大学博士郝刚在会上发布论文《区块链社会中知识与知识人的评价体系》,对评价知识内容,评价作为知识生产传播者的“知识人”的理论模式和计算模型,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

北师大知识区块链研究中心研究员、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技术副总裁赛哲锋解读了知识区块链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场景应用,重点对区块链社会的落地场景和价值体系进行了介绍。

北师大人工智能学院研究生王耀飞、李楚杨先后宣读了《知识区块链“机器共识”机制》《基于区块链的在线学习评价和认证系统智能合约设计》的中英文论文。

火币中国董事长周小丰致辞,对北师大知识区块链研究中心的创新研究成果表达祝贺,并表示将积极推动中心的产学研联盟发展。

龙源数字传媒集团CEO汤杨在发言中表示,区域链技术能根本解决人类历史上一直没有真正解决的版权问题,但龙源与北师大共同推动的知识区块链产学研合作,更期望的是基于社会责任感来提供技术以外的价值观,为内容创造者、传播者服务,激发有利于知识创造的外在环境。

北师大知识区块链研究中心还为路节教授、邓小铁教授等专家授予研究员聘书。

据了解,知识区块链是北师大在全球首创的区块链研究体系。目前,欧美日韩等各国研究机构非常关注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而国内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2018年初,北师大成立知识区块链研究中心,依托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联手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区块链研究组和火币集团实验室,共同发起知识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心旨在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手段,研究知识的传播模式、使用方式、激励机制以及法律问题,创建知识区块链新模式,推动知识区块链行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形成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

韬奋基金会2019总结盛典 热议智能时代的阅读

2019年12月7日,“70年70城联读”活动总结盛典暨第六届全国读书会大会系列活动在北京77剧场隆重举行。众多重量级领导和嘉宾莅临现场,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青工部部长陈林、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等领导致辞并参与颁奖仪式,阅读文化界嘉宾学者、全国各地的阅读组织代表、阅读爱好者等200多位行业人士出席盛典。

活动分主题演讲、主题论坛和主题沙龙等板块,总结“70年70城联读”活动,并从不同侧面探讨智能时代阅读的变革与趋势,寻路阅读推广的坚守、突破与共融。

聂震宁理事长在发言中指出:“70年70城联读”活动在72个城市、上百个阅读组织的通力合作下达到了预期目标,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积累了重要经验。韬奋基金会将继续广泛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和推广活动,提升全民阅读的覆盖面和深度,助力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社会氛围的形成。

韬奋基金会副秘书长黄国荣在会上致辞,读联会会长石恢出席“阅读促进”专项基金成立仪式,读联会秘书长徐升国作工作报道,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周晓枫等发表主题演讲。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协办本次活动,集团执行总裁汤杨在主题沙龙环节,以数字出版专业人士的视角与同行分享观点。

得到APP是本次活动的支持方,得到APP和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兼CEO脱不花在现场分享了“怎样探索终身学习的解决方案”主题演讲,从如何自定义目标、如何更高效地构建知识体系、如何形成反馈和优化机制等方面,探索终身学习的解决方案。她强调“回归到人,而不是依赖于技术本身”,阅读组织促使人和人联系在一起,所思所想可以相互反馈和互动,帮助每一个学习者自觉的来进行自我的优化、精进和成长,将终身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作家、出版人方希的演讲则从当下的阅读边界谈起,撩拨智能时代下“阅读的痛痒”。她认为,智能时代重构了我们的思维与社交,这是一个无可阻挡的潮流。阅读产业有两种:一种叫拇指阅读,一种叫食指阅读,滑动拇指的阅读把我们的注意力变成了被捕猎的猎物,翻动书页的“食指阅读”却可以让我们做一个主动点亮和唤起的真正个体。读书和读书会是最优质的社交,通过这种社交,人的脑容量和整个智力发生了极大的飞跃。

龙源数媒CEO汤杨在参与“智能时代的阅读”主题论坛时表示,作为阅读的从业者,当讨论“智能时代,当我们在谈论阅读时,我们到底在谈什么?”这一话题时,需要先定义阅读。中国日常有5亿人在看网络小说和刷娱乐化的资讯内容,之所以还要推动“全民阅读”,说明阅读不仅仅是“看文字”而已,一定是知识化的人文类内容的阅读,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和升华内心。“让没有阅读能力,没有通过阅读文字内化知识的人读书,只能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提升父母的阅读培养意识来做到。我们当下能做的,是让有阅读能力的人读得更好、持续地阅读。我们要成为阅读的传播者,不要让这些人流失。”我们的努力是让阅读的场景变得更丰富、阅读的过程更高效,阅读的结果更愉悦,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言传或身教在不同程度上成为阅读的传播者。

本届大会由韬奋基金会阅读组织联合会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和得到APP,龙源数字传媒集团、77文创、全国书香三八读书活动组委会、未来精英(北京)教育科技中心、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有限公司协办。

董毅敏:期待“数字文化城市”发挥媒体融合标杆作用

各位来宾:

感谢大家对数博会的支持与参与,我代表组委会欢迎大家的到来!感谢龙源的领导与员工,精心组织各项会务工作,让我们有机会相聚,享受这样一个放飞思维、分享思考的下午。

新时代语境及网络科技进步的背景下,新闻出版生态发生较大变化。国家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为数字出版带来重大机遇;数字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为数字出版带来重要支撑与发展空间;数字阅读蔚为潮流,知识付费渐成气候,在满足多层次阅读需求的同时,版权价值日益得以回归。

对新闻出版行业开展研究、为政府和业界提供全方位的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职责所在。在从事数字出版、知识服务相关的研究与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之间那种既竞争又相得益彰的关系。2019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6.2%,图书阅读率为59.0%,报纸阅读率为35.1%,期刊阅读率为23.4%。以上数据,相比2017年有所增长的只有数字化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也带来了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

不过,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决不是此消彼长,而是相辅相成。上述数字化阅读的成果,有很多就是传统出版单位顺应时代趋势、自我革新而取得的成绩。我们常常发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之间,两者融合得好,能带来新空间、新形态,就能促进出版单位多方位发力,就能在保持传统出版优势的同时,发挥数字出版优势,进而从整体上提升中国出版发展速度与质量。“变则通,通则久”,变革是痛苦的,也是蕴含着无穷机会的,期刊业如何应对,值得深入思考。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与龙源有持续10多年的战略合作和项目合作。TOP100数字期刊阅读、TOP100数字阅读城市研究,就是双方合作的产物。这两项品牌研究成果,已经成为期刊数字出版发展的风向标。在推进全民阅读方面,我们屡次携手合作。2018年7月的数字出版博览会上,两家单位再次就数字文化城市达成战略合作,成立“数字文化城市研究中心”,参与了对数字文化城市的内容技术、推广、评价的一系列深入研究。我对数字文化城市平台取得的骄人成绩,对今天论坛要发布的“人民学习亭”表示祝贺!对数字文化城市发挥媒体融合发展的平台意义与标杆作用,我十分乐观。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主流媒体是人才的聚集地,我相信期刊数字出版、数字发行、数字阅读将迎来难得的发展良机。希望在座各位畅所欲言,发表真知灼见,广泛交流互动,共谋发展。预祝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上文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毅敏在第九届数博会“知识服务与数字文化城市”分论坛上的致辞内容。根据现场记录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徐涛:“人民学习屏”将建起知识普及的灯塔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嘉宾: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是人民日报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走得最早的企业,成立于2009年,过去10年里主要从事数字化发行,具体来说就是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的建设工作,过去在全国党政系统、高校、社区共铺了两万多个电子阅报栏,完全靠市场化手段一点点滚动发展起来。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公司,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站在十年的档口上,我们会从传统的电子阅报栏转向提供更新的服务,所以知识服务也是我们的一个方向。

特别有幸参加这样一个思想的盛宴,分享一点想法。今天5G正式开始商用,标志着中国在数字化、信息化将向前迈进一大步。更加有效地传递知识、传递信息,是摆在媒体界、知识界、文化界乃至科技界共同的话题。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作为人民日报社所属媒体中唯一在数字领域开拓的单位,也是所有央媒中唯一的同时介入软件硬件研发与内容提供的企业。在整个知识服务浪潮中参与其中。我们和龙源合作打造了人民阅读APP,在主流媒体中、无论是在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中,这都是第一款知识付费产品。此外,公司与上海瀚叶股份、深圳量子云合作,这个月在浙江湖州注册成立人民阅读有限公司,侧重于主流价值引导网络文学,今天中午在跟坤明部长汇报时得到充分的肯定。

2019年8月21日上午,中宣部部长黄坤明部长一行在数博会场馆参观人民阅读展台

如何更有效地传递知识,我们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我们觉得一个是特别重视智慧城市建设中。我们知道网民、移动用户网民数量都很大,仅北京市民就有4000多万手机用户,这说明很多人的手机不止一部。因而许多机构、企业,把党政宣传、知识与科技的普及,放在移动终端上,但是大多数受众,常用的客户端不超过五个,大概就是没事发发微信、回家逛逛淘宝、晚上看看优酷,如果说要打开一个学习软件,恐怕只有学习强国。那么,对提供知识服务、媒体服务的企业而言,应该怎样推广?正如简单的海报是最有效的传递方式,通过在大屏小屏间的转换,即社区媒体、楼宇媒体,和手机小屏间的转换,我们相信人们可能更轻松地获取到需要的知识。我们与龙源共同打造的人民阅读,不是简单一个APP,在电视上、电子阅报栏、在电梯里,甚至在售货机里,都有涉及,希望将互动、服务、体验融合在一起。这也是总书记在1月25日谈到的。一会我们还会与汤总一起发布覆盖社区的“人民学习屏”,它实际上是在社区建立起一个学习的灯塔、知识普及的灯塔。当然这样投入不菲的设备、硬件要有进化的空间,要结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实现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内容投放。比如当它的摄像头前走来一位25岁的姣好女子,那么屏幕上出现的文章,可能是一篇秘制的情感心灵鸡汤。事实上,我们和龙源、京东,正在做这样的尝试。当然,我们自身还在做另外一些事情,如打通大屏和小屏的知识类直播平台,我们是人民日报社唯一拥有直播牌照的企业,我们很快会推出名叫“时刻”的平台,

另外,今天的主题是“知识服务与数字文化城市”,但我们还应该重视乡村的传播,避免因为数字化而产生知识鸿沟扩大的问题。数字化在传递知识非常有效地看到,我们看到的下沉市场,还有数字化手段需要重新教育的问题。智能手机很普及,但下沉市场对智能手机各种功能界面的使用,并不是那么理想。我们在推进知识服务的同时,要防止本应是用数字化将知识鸿沟填满,反而变成数字化让知识鸿沟进一步扩大,导致城乡青少年因数字化普及的问题,对知识的获取的途径完全不一样,获取的广度完全不一样,理解的深度完全不一样,我们希望能克服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简单地为政府提供一些服务,就很容易产生上述问题。在做丰富内容加法的同时,还要去想简单易用的减法;做功能丰富的乘法的同时,还要想在便利性上多做除法。这样才使得我们在整个城市欣欣向荣的同时,不要有大量乡村文明需要重新建设。

第三,我们的数字化、知识服务方面,还应该更加重视青少年群体的知识服务。在和龙源推出人民阅读APP的同时,我们还推出人民阅读青少年版本。青少年不仅仅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也是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机构、企业有责任去提供更多更好的数字产品,知识产品,既要持中守正,正能量的主旋律的,也要积极提供那些有内涵的、有趣味性、知识性的数字知识产品。现在青少年数字阅读市场,特别是K12市场上的产品,很多是不合格的。我也是一个9岁男孩的父亲,是我们那一带的育儿界“网红”,可以说实在找不到满足我们需求的产品,哪怕是听小故事。当然还是要回到农村,重视对乡村青少年的服务。知识普及要注重普惠,数字化的手段不能简单地用五环内外来区分用户。比如有的APP关注下沉,提供的内容与其他的完全不一样。个性化是提供不同的内容,但还是要有普惠的原则,特别要重视利用数字化手段让乡村青年接受到与城市同等水平相当的优质知识的普及。城市青少年谈论的是优质精神读物,给乡村青少年推送的是低质量的网络文学,这是不对的。在今天上午我们召开的“让阅读回归主流”分论坛上,我说,我们需要做泥,培育种子;愿意做伞,呵护幼苗;愿意做云,积聚雨滴、滋润心田。这种愿望祝愿也适用于今天下午论坛的主题。

衷心感谢论坛,祝论坛的分享圆满成功,祝数字时代的知识服务能更上一层楼,能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文化和知识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助力中华民族复兴。期待与龙源的合作能够有圆满的成果!

(上文为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涛在第九届数博会“知识服务与数字文化城市”分论坛上的致辞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余昌祥:创造媒体融合新样板,谱写数字出版新篇章

各位来宾:

在业界精英云集的数字出版博览会上,龙源举办的“知识服务与数字文化城市”论坛,既是对“数字文化城市”平台独特实践经验的一次总结梳理,也是期刊社探讨知识服务创新模式的一次好机会。我代表中国期刊协会,祝贺会议的召开;也非常高兴有机会、就期刊在知识服务潮流中的发展状况、数字文化城市在期刊与新媒体融合传播中的作用,与业界同仁切磋交流。

在中央有关精神指示之下及期刊业同仁的努力下,期刊行业从整体上慢慢走出持续多年的徘徊与摸索,进入转型突破期,纸质媒介传播向数字传播、智能传播方式转型成为潮流。这5年,期刊业突出的现象是,一方面,一些期刊停刊或停止纸质版发行,另一方面,传统期刊对数字出版不再是之前那种被动地、辅助地、尝试性地、差异性地,而是在整体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拥抱数字化。数字出版、知识服务呈现勃勃生机,出现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知识付费,网民得以高效地筛选信息,优质内容的生产得到激励,刊社的经营得到改善,国民的学习热情得到激活。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期刊业大浪淘沙的历史,也是传媒人思想观念更新迭代的历史。勇于顺应发展环境变化的期刊经受住了“优胜劣汰”的考验,通过媒体融合孕育出新的行业生态。传统媒体内容采集生产的专业性、信息内容的权威性、舆论导向中体现的责任感与公信力,与新媒体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高容量等特性,相互形成优势互补。主流媒体逐渐恢复主流传播的应有地位。

在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数字中国”、推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龙源和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单位推动建设的“数字文化城市”项目,对期刊等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模式。据我了解,“数字文化城市”是由“三终端四平台”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的大屏终端包括具有高度智能化的“数字书刊亭”“数字图书馆”“数字农家书屋”等22种适合不同场景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这些新产品利用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新科技,形成了期刊杂志的发行服务的新形式。其中的城市超级客户端是一个融知识服务、文化服务、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平台。将数千家刊社不断生产的数千万篇优质文章按照用户需求重新组合,提供知识服务。这是其它平台所不具有的优势,也是单个期刊做不到的规模效应。我国各地城市越来越重视公共文化供给、文化产业升级,以及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数字文化城市”的推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互联网基因、国际化基因的龙源,在时代潮流面前一直是求新求变的。20年前的互联网元年,龙源期刊网敏锐把握科技趋势,创建数字期刊航母,推动了中文期刊数字化、国际化进程;在今天的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融媒体时代,我相信,崇尚“内容为王”的龙源,也将通过“数字文化城市”为期刊的品牌塑造、市场竞争创造发展先机。祝愿龙源秉承“为知识创造价值、为知识的创造者创造财富”的初心,祝期刊界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传统媒体、新媒体密切协作,强强联合,创造媒体融合发展的样板,谱写数字出版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上文为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余昌祥在第九届数博会“知识服务与数字文化城市”分论坛上的致辞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确认。)